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河》
《黄河》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黄河万里贯长城,势落龙门太华倾。

一自鸿濛大禹至今形胜神京

中华事去因潼谷,朔漠人归为柳营

天意不怜司马苦,频将风雨佳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大禹(dà yǔ)的意思:指治理水患或解决重大问题的人物或事物。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鸿濛(hóng méng)的意思:形容雾气浓厚,视线模糊。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佳兵(jiā bīng)的意思:指出色的军队或优秀的将领。

开大(kāi dà)的意思:扩大规模或范围,使事物变得更大

柳营(liǔ yíng)的意思:指军队的营地,也用来比喻聚集的地方。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神京(shén jīng)的意思:指京城,特指北京。

朔漠(shuò mò)的意思:朔漠指的是北方荒凉贫瘠的地区,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荒凉和冷落。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太华(tài huá)的意思:形容事物华丽、壮丽、美好。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形胜(xíng shèng)的意思:形势优越,胜过其他。

一自(yī z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独自一人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中华(zhōng huá)的意思:指中国,泛指中华民族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以“黄河”为主题,展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与历史地位。

首句“黄河万里贯长城,势落龙门太华倾”,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它贯穿万里,最终在龙门山下,其气势仿佛让西面的华山也显得低矮。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黄河的雄伟与力量。

接着,“一自鸿濛开大禹,至今形胜壮神京”,提到大禹治水的故事,赞美黄河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地理形势,为京城增添了壮丽的景观。大禹治水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也象征着黄河对中华民族文明的滋养和贡献。

“中华事去因潼谷,朔漠人归为柳营”,这两句则转向历史的叙述,指出潼关作为战略要地的重要性,以及黄河对于边疆稳定的作用。同时,也暗示了黄河在历史上曾是民族迁徙与战争的重要背景。

最后,“天意不怜司马苦,频将风雨丧佳兵”,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尤其是对那些在黄河边疆地区为国捐躯的将领们的同情。这里的“司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多次与黄河相关联的军事领袖,如司马懿等,他们面对自然与人为的挑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河的自然景观、历史地位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这一伟大河流的深刻情感和历史洞察。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奉陪天使金陵王侯游山十首·其七石溪先陇

石溪桥畔蔚松楸,叠鼓清笳导胜游。

好是丹青难状处,百年心事共春秋。

(0)

重修余忠宣公墓堂诗

薇垣参辅隆风教,花县郎官尚典刑。

顾我疏顽何似者,敢将名姓污丹青。

(0)

迎恩桥诗

青石流传亦有年,迎恩于此庆尧天。

山呼北阙晴云表,玉烛祥光正煜然。

(0)

六月十七日沼上玩月

碧沼溶溶月照怀,好风时送嫩凉来。

细思黄卷多新益,懿行嘉谟实快哉。

(0)

野桥小憩

晴日催归路,平桥又息躬。

云峰四面碧,霜叶一溪红。

(0)

题小塘茅屋

茅屋何年占小塘,宋元甲子几星霜。

清门种德高徵士,紫诰推恩秩侍郎。

快睹云来绳步武,能令山水益辉光。

一经从此尤珍重,日向兰阶迓百祥。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