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大禹(dà yǔ)的意思:指治理水患或解决重大问题的人物或事物。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鸿濛(hóng méng)的意思:形容雾气浓厚,视线模糊。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佳兵(jiā bīng)的意思:指出色的军队或优秀的将领。
开大(kāi dà)的意思:扩大规模或范围,使事物变得更大
柳营(liǔ yíng)的意思:指军队的营地,也用来比喻聚集的地方。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神京(shén jīng)的意思:指京城,特指北京。
朔漠(shuò mò)的意思:朔漠指的是北方荒凉贫瘠的地区,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荒凉和冷落。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太华(tài huá)的意思:形容事物华丽、壮丽、美好。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形胜(xíng shèng)的意思:形势优越,胜过其他。
一自(yī z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独自一人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中华(zhōng huá)的意思:指中国,泛指中华民族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以“黄河”为主题,展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与历史地位。
首句“黄河万里贯长城,势落龙门太华倾”,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它贯穿万里,最终在龙门山下,其气势仿佛让西面的华山也显得低矮。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黄河的雄伟与力量。
接着,“一自鸿濛开大禹,至今形胜壮神京”,提到大禹治水的故事,赞美黄河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地理形势,为京城增添了壮丽的景观。大禹治水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也象征着黄河对中华民族文明的滋养和贡献。
“中华事去因潼谷,朔漠人归为柳营”,这两句则转向历史的叙述,指出潼关作为战略要地的重要性,以及黄河对于边疆稳定的作用。同时,也暗示了黄河在历史上曾是民族迁徙与战争的重要背景。
最后,“天意不怜司马苦,频将风雨丧佳兵”,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尤其是对那些在黄河边疆地区为国捐躯的将领们的同情。这里的“司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多次与黄河相关联的军事领袖,如司马懿等,他们面对自然与人为的挑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河的自然景观、历史地位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这一伟大河流的深刻情感和历史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