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跸路(bì lù)的意思:
(1).谓古代帝王出行时,禁行人以清道。 三国 魏 曹植 《孟冬篇》:“ 蚩尤 蹕路,风弭雨停。”《晋书·石季龙载记上》:“深愿陛下清宫蹕路,思二神为元鉴,不可忽天下之重,轻行斤斧之间。”《痛史》第二四回:“忽然一天传説 元 主回京,蹕路清尘,所有一切闲杂人等,俱要赶絶。”
(2).指帝王车驾行经之路。 唐 宋之问 《松山颂应制》:“尘销清蹕路,云溼从臣衣。” 清 龚自珍 《题虎跑寺》诗:“南山蹕路丙申开,庚子诗碑锁緑苔。”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七十回:“北狩经年蹕路长, 鼎湖 弓剑望 滦阳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朝纲(cháo gā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安定和秩序。
大明(dà míng)的意思:指光明、公开、显露之意。
谠议(dǎng yì)的意思:指明人们应该遵循的正确道路,正确的忠告或建议。
方州(fāng zhōu)的意思:方州表示一个人的态度坚定,毫不动摇。
奉常(fèng cháng)的意思:恭敬地服从并遵守常规或规定。
国体(guó tǐ)的意思:国家的体制和政治制度。
护持(hù chí)的意思:保护和扶持。
剪薙(jiǎn tì)的意思:剪去杂草,修剪整齐。
江淮(jiāng huái)的意思:指江河的宽广和淮河的浅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宽广和短小。
荆榛(jīng zhēn)的意思:指荒芜荆棘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环境或情况。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临照(lín zhào)的意思:指临时拿出来使用的照明灯。
杞梓(qǐ zǐ)的意思:指杞国的梓树,比喻不值得珍惜或重视的东西。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说有(shuō yǒu)的意思:指以言辞来控诉或指责某人,表达对其行为或言论的不满或不认同。
职方(zhí fāng)的意思:指担任官职的人,也可以指政府机关。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次韵范少才在峡中寄李季允(其二)》。诗中,诗人以大明盛世的光照比喻国家的繁荣,汉沔、江淮地区呈现出宁静祥和的景象。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荆棘丛生之地被清除,开辟出道路,以及保护珍贵木材,建设高耸的楼阁,象征着国家的治理和发展。
诗中“朝纲人为诸公喜”表达了对朝廷纲纪得到维护的欣慰,然而“国体谁知志士愁”又揭示了有识之士对于国家深层问题的忧虑。最后两句,“谠议胡公不可作,奉常今说有黄侯”,暗指时局中某些人可能滥用权力,而诗人推崇像黄侯这样公正直言的人才,希望朝廷能听取贤良的意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寓意,既赞美了国家的繁荣,也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和对人才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时政的敏锐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