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灯守菊影,藉寐同寒宵。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残灯(cán dēng)的意思:指接近熄灭的灯火,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即将消亡。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孤光(gū guāng)的意思:指独自一人闪耀的光芒,形容个人的才华或成就突出,独树一帜。
海月(hǎ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海中倒映的景象,比喻虚幻、不实际的事物或人。
惠州(huì zhōu)的意思:指对人民有益的政策、措施或行为。
开卷(kāi juàn)的意思:指开始阅读一本书或翻开书籍的动作,也比喻开始学习或研究一门学问。
宁止(níng zhǐ)的意思:宁可停止或忍受,不愿继续进行或承受。
破愁(pò chóu)的意思:消除忧愁,解除烦恼。
清吟(qīng yín)的意思:指清雅地吟咏诗词或唱歌。
却老(què lǎo)的意思:指人年纪大,身体衰老。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我生(wǒ shēng)的意思:指自己的一生、个人的生活。
携手(xié shǒu)的意思:手拉手,一同前行,合作共同达到目标。
忧端(yōu duān)的意思:指忧虑和危险的事情。
有得(yǒu de)的意思:有所收获,有所得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曾寿在阅读书籍时的感悟与心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诗中以“东坡谪惠州”为引子,借苏轼被贬惠州的经历,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逆境时的坚韧与豁达。通过“携手葛与陶”,诗人将自己与古代文人苏轼、陶渊明相联,暗示了自己在精神上的追求与向往。
“孤光如海月,寒镜阅滔滔”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明亮而孤独的光芒比作海中的明月,寒凉而清澈的镜子映照着滔滔江水,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世界的广阔。接着,“清吟却老至,宁止诗中豪”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创作来抵抗岁月的流逝,不仅限于抒发个人情感,更在于追求艺术的豪迈与不凡。
“我生百世下,忧端两相高”一句,诗人自谦生于百世之后,但内心深处的忧虑与追求却如同高山一般,表达了对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接下来,“开卷若有得,往往破愁牢”则点明了阅读书籍能给予心灵慰藉,帮助化解内心的忧愁与困扰。
最后,“残灯守菊影,藉寐同寒宵”描绘了夜晚在微弱灯光下守护菊花的身影,与寒冷的夜晚相伴,象征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与对生活的深情投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