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下》
《塞下》全文
唐 / 常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铁马胡裘出汉营,分麾百道龙城

左贤未遁旌竿折,过在将军不在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道(bǎi dào)的意思:指许多道理、方法、技巧等的总和,表示广博多样。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将军(jiāng jūn)的意思:指军队中的高级指挥官,也可用来形容勇敢、有能力的领导者。

旌竿(jīng gān)的意思:旌竿指的是旗杆,比喻权势、威严。

龙城(lóng chéng)的意思:龙城指的是拥有强大防御力量的城市,也可以比喻坚固的家园或者强大的组织。

铁马(tiě mǎ)的意思:指坚固、可靠的交通工具或战马。

左贤(zuǒ xián)的意思:指人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注释
铁马:装备坚固的战马。
胡裘:胡地的皮衣,指边疆战士的服装。
汉营:汉朝的军营。
分麾:分派指挥。
百道:众多道路。
龙城:古代对敌方要塞或重要城市的称呼。
左贤:左贤王,匈奴的高级官员。
旌竿折:旗帜折断,象征军队受挫。
过在将军:错误在于将军。
不在兵:不在于士兵的过失。
翻译
披着铁甲的战马和胡地的皮衣,从汉军营地出发,
指挥百路兵马救援危急中的龙城。
鉴赏

诗人以雄壮的笔触描绘了一场战事,展现了边塞的紧张与冲突。首句"铁马胡裘出汉营",通过对骑兵装备的形象描述,传达了战争即将爆发的紧迫氛围。"分麾百道救龙城"则显示了战事的复杂和激烈,"麾"指军队的旗帜,"百道"意味着从不同的方向、多条道路同时发起攻击,以救援被围困的城市。

接下来的两句"左贤未遁旌竿折,过在将军不在兵。"则透露了战事中的悲壮与无奈。"左贤"可能指的是某位勇猛的武将或英雄人物,但即便是这样的人物,在这场战争中也不得不退,"旌竿折"象征着旗帜断裂,意味着军队的溃败和士气的低落。最后一句"过在将军不在兵。"则更加凸显了战争中的残酷现实,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在战乱中都可能生离死别,这里的"过"字用得恰到好处,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和心理状态的刻画,传递了边塞生活的艰辛和战争带来的破坏。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在战乱中的无力感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常建

常建
朝代:唐   字:号不详   生辰:708-765

常建,籍贯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后游历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八十一

閒云随客住;冷月送人归。

(0)

课儿联·其七十二

郑獬称忠孝;陶潜爱贱贫。

(0)

课儿联·其六十九

夜井泉微上;朝栏露未乾。

(0)

咏怀·其三

举头见浮云,入山知其根。

接耳听流水,到海知其源。

太古此宇宙,精理谁能言。

澄观得无尽,荒渺匪我存。

雠性穷诞迹,驱龄索奥诠。

讵曰积忧患,不可得永年。

(0)

未谷以汉瓦并天下文榻本属题

一篝火起狐鸣野,三月阿房土花赭。

却留馀烬在关中,烧出未央宫上瓦。

其时天下方匈匈,铜鞮之北平城东。

归来金碧一照眼,双阙屹峙天当中。

按剑一怒隆准公,酂侯数语天回容。

此曹相从布衣起,望气久已知云龙。

宫成何必天下定,以燔万世威无穷。

此瓦团圞不盈尺,四字篆文随瓦合。

多少中原逐鹿人,若见此文同一泣。

苍然古制踰香姜,何论急就兼凡将。

曾共朝霞映金爵,不随夜雨飘鸳鸯。

岂无万寿长生字,看来无此英雄气。

离宫百四空斜阳,残本凄凉出都肆。

知君好古一世无,摩挲旧拓意有馀。

更披三辅黄图录,补入西清古鉴图。

(0)

留别正阳书院诸生并怀邵二云编修·其一

往岁青门客,曾为此地师。

斯人真世表,而我亦心仪。

暂释上丁菜,仍然太乙藜。

诸君应怅惜,未得久追随。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