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举人(jǔ rén)的意思:指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举人身份的人,也泛指有才学的人。
上等(shàng děng)的意思:指最好的、最高级的。
丞郎(chéng láng)的意思:丞相的儿子,指贵族子弟。也可泛指有才华、有能力的年轻人。
同人(tóng rén)的意思:指志趣相同的人,亦可指同好、同道。
下等(xià děng)的意思:指低下的等级、品质或水平。
应宰(yìng zǎi)的意思:指被人欺骗、剥削、掠夺等,没有反抗能力,只能任由对方宰割。
宰相(zǎi xiàng)的意思:宰相指的是国家的最高官员,也可引申为权力最高的人。
中等(zhōng děng)的意思:指处事、做人时遵循中庸之道,不偏激、不偏颇,保持平衡、稳定的态度。
- 鉴赏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描绘了古代科举制度中不同等级举人的待遇差异。通过“上等举人”、“中等举人”和“下等举人”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科举制度下社会地位的分层。
“上等举人,应同人举”,意味着上等的举人,他们的选拔过程可能更为公平,与同僚一同参与选拔,体现了他们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被认可的程度。
“中等举人,应丞郎举”,这里的“丞郎”指的是官职,意指中等的举人在选拔时,可能由更高层级的官员进行推荐或选拔,反映了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中间位置,既非最高也非最低。
“下等举人,应宰相举”,“宰相”是中国古代的高级官职,象征着极高的权力和影响力。这句话表明下等的举人在选拔过程中,可能需要由宰相这样的高层官员来推荐,显示了他们处于社会底层,但仍有上升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等级举人的选拔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古代科举制度下社会阶层的划分和流动,以及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与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次韵
神仙不求三朵花,颜色不求阴丽华。
但愿时清风日好,娱此无裘痴钝老。
花光云锦柳曲尘,买春不用孔方兄。
止过寂寂还寂寂,有弟有弟远方集。
客来我常为段干,长恐高卧惊袁安。
踉锵开门门措指,为见阿同无量喜。
阿同尔来新诗多,句法不减水部何。
盎然醺人如酒美,梦回牙颊闻馀旨。
我诗端如食小鲜,间厕八珍徒赧然。
掀髯浩歌不能止,酒酣一麾铁如意。
高楼搥碎谪仙狂,茫茫宇宙隘而妨。
手捋虎须终不悔,谪仙与我如龚隗。
冬大雷电
方冬十月天炎蒸,雷公吼怒声凭凭。
投壶玉女忽大笑,晦明倏烁来相乘。
天方收声地藏蛰,激怒岂为阴所陵。
圆苍寓意端有在,要使强臣生战兢。
强臣闻之但一笑,小儿怖我终何能。
白鸡巨浸九龄亚,青鼠妖星千道棱。
我犹视尔为戏剧,此雷何啻虫薨薨。
圣君小变亦知惧,奸臣大异那能惩。
寄语天公停此小伎俩,只须一声霹雳王茂宏。
游峡山飞来寺
古寺清江上,维舟夕照前。
山根盘到海,塔影直侵天。
萝月空禅石,霜钟落客船。
秋风懒回首,送目入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