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关内菊花更佳率成一首》
《关内菊花更佳率成一首》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香色无二风标只合閒。

依然临曲砌,宛与见南山

重英犹馥,霜轻叶未殷。

如何耐冷物,也觉厌边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关(biān guān)的意思:指边境的关口,也用来比喻各种关键时刻或重要节点。

风标(fēng biāo)的意思:指引风向的标志,比喻人物或事物的表现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无二(wú èr)的意思: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

香色(xiāng sè)的意思:指美好的色彩或香气。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真无(zhēn wú)的意思:真实无误,完全没有。

只合(zhī hé)的意思:只适合某种特定情况或条件。

重英(zhòng yīng)的意思:重视英才,重用有才能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关内的菊花在秋日里的独特魅力。诗人以“香色真无二”开篇,强调了菊花香气与色泽的独特性,接着“风标只合闲”,点明了菊花在秋风中独立的姿态,仿佛是大自然中的隐士,只适合在宁静的环境中展现其风骨。

“依然临曲砌,宛与见南山”,这两句通过空间的转换,展现了菊花不仅在庭院中绽放,还能遥望远处的山峦,寓意着菊花虽处一隅,却能心怀广阔,与自然和谐共存。接下来,“露重英犹馥,霜轻叶未殷”,进一步描绘了菊花在露重霜轻的季节里依然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叶片尚未凋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最后,“如何耐冷物,也觉厌边关”,诗人借菊花表达了对寒冷环境的适应与对边关的厌倦,暗含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望皇陵作

皋路千官入,山庭一径斜。

先皇曾卜宅,禋祀已年华。

玉碗留常在,金英掩独赊。

暝来凝望处,松柏有烟霞。

(0)

河湟行

君不见高帝兴师净朔方,我文亲亦御戎行。

徵兵尽选三河少,校士争收六郡良。

万骑旌旂纷蔽日,千群组练凛凝霜。

骠骑积弩号将军,耀武宣威志立勋。

阵前杀气骄难近,幄内奇谋秘莫闻。

一朝受脤出萧关,百战长驱事马鞍。

雪晦阴山乘夜袭,天横北斗向南看。

按辔俄传劳细柳,飞书已报下皋兰。

君王神武由天锡,都护材雄总无敌。

长戈大剑耀星芒,昼仆旌旗夜夺壁。

凿空开域路应赊,置亭列障遂踰沙。

博望从来能许国,嫖姚自誓不言家。

奏凯班师截海外,共贺黄图亘地界。

铭功刊石纪龙飞,解甲韬弓罗虎拜。

此时高会坐明堂,登歌献寿乐无疆。

越巂探输陈异物,巴俞角抵尽来王。

世变堪嗟己巳间,白登愁睹翠华还。

不闻更上金城略,但教常闭玉门关。

王者之宝在土地,辛苦成功可轻弃。

先皇遗却平城忧,谋臣徒守珠崖议。

百年慷慨有书生,每过湟中气不平。

非求燕颔封侯易,翻思马革裹尸轻。

不识忌讳尔何戆,可怜身死名俱丧。

朱生肯讼伏波冤,魏文犹寝中山谤。

只今边徼有烟尘,寄言韩相好和亲。

纵使分麾思命将,不知投笔竟何人。

(0)

长门怨

长门永夜幽,团扇早迎秋。

望幸非同辇,含情是倚楼。

容华翻易歇,恩宠最难收。

君自观鱼乐,宁知妾泪流。

(0)

昭君怨

含悲辞凤掖,结束事龙庭。

环佩从兹远,琵琶讵忍听。

泣将蛾眉恨,仰视旄头星。

独有长门草,犹向夜台青。

(0)

璇上人院菊

灼彼东篱花,眷兹西土见。

青莲同净姿,金粟等明茜。

色普象王供,香堪鹿女荐。

何异休公枝,一令鲍生羡。

荣悴各有因,开落互相禅。

我本解宦人,归情胡能遣。

(0)

寄子严

二纪违脊令,抚心悲如何。

惟尔幼孤㷀,十亩安江沱。

不幸丧厥明,犹能保天和。

今年已六十,与吾亦肩差。

里人推祭酒,品行无讥诃。

昔年遣儿来,省我桑乾河。

儿言家颇温,岁得数囷禾。

厨中列酒浆,篱下群鸡鹅。

常时比邻叟,农谈一相过。

亦有赋役忧,未妨艺桑麻。

顷报得两孙,青葱满庭柯。

愧我半生来,飘泊随干戈。

偶至渭水滨,垂钓临洪波。

春云开三峰,秀出千丈荷。

行止虽听天,怀土情则那。

反躬计所获,孰与吾仲多。

顾此暮年心,尚未甘蹉跎。

寄尔诗一篇,当使儿子歌。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