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勿谓一丝微,既缁难再白。
责人不肯恕,责己每自匿。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崇山(ch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势高峻,形态雄伟壮丽。也用来比喻人的品德高尚、志向远大。
寸阴(cùn yīn)的意思:指时间的短暂和宝贵。
登崇(dēng chóng)的意思:指升迁、晋升到更高的地位或更高的境界。
寡过(guǎ guò)的意思:指人的过失、错误很少,品行端正。
廉隅(lián yú)的意思:指正直而谦虚的品德。
日省(rì xǐng)的意思:日省意为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审视自己的过错和不足。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扫尘(sǎo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或积累,比喻清理心灵、除去污垢。
丝微(sī wēi)的意思:形容非常微小、细微的事物。
虚掷(xū zhì)的意思:浪费、白白地花费或投入
一丝(yī sī)的意思:指极少、微小的数量或程度。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阴短(yīn duǎn)的意思:形容人心胸狭窄,阴险狡诈。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这首诗《责己》由清代诗人朱经所作,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首句“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告诫人们时间宝贵,一旦流逝便无法挽回,强调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接着,“勿谓一丝微,既缁难再白”进一步阐述了事物一旦失去或变质,就难以恢复原状的道理,以此警示人们在日常行为中要谨慎行事。
“赴善登崇山,寡过扫尘积”则鼓励人们追求善良与美德,如同攀登高山,即使积累的错误如同堆积的尘埃,也应勇于清除,不断进步。接下来,“一日省一愆,三月未盈百”指出每日反省自身错误,三个月内就能发现并改正不少问题,强调了持续自我反思的价值。
最后,“责人不肯恕,责己每自匿”揭示了人们在面对他人过错时容易苛责,在审视自己时却常有掩饰的心理,提醒人们在道德修养上应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全诗以“愿言砥廉隅,此身敢虚掷”结束,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坚守廉洁的品德底线,不让生命虚度的愿望。
整体而言,《责己》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深刻地探讨了时间、道德、自我反省等主题,对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春风起兮潞水瀰瀰,兰棹发兮扬桂旗。
怅美人兮怀归,往送之兮水之湄。
云娟娟兮连延,柳袅袅兮蔫绵。
望美人兮高翔,策余马兮空还。
君山兮青青下,中流兮溯洞庭。
君归来兮故国,抚楸梧兮婴情。
我思君兮悠悠,阊阖开兮倚清秋。
承后皇兮嘉惠,君之来兮不可以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