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暮 过 山 村 唐 /贾 岛 数 里 闻 寒 水 ,山 家 少 四 邻 。怪 禽 啼 旷 野 ,落 日 恐 行 人 。初 月 未 终 夕 ,边 烽 不 过 秦 。萧 条 桑 柘 处 ,烟 火 渐 相 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烽(biān fēng)的意思:边境上的烽火。比喻战争、冲突不断的边界地区。
不过(bù guò)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程度、条件、程度等不超过某个限度,不过分,只是,仅仅。
初月(chū yuè)的意思:指刚出现的月亮,也比喻初次出现或初次经历的事物。
旷野(kuàng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田野或荒凉的草地,也可引申为形容人远离繁华、孤独无助的境地。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桑柘(sāng zh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但内在却有着非凡的才能或价值。
山家(shān jiā)的意思:山家是指山中的人家,比喻生活在山区的人家。
四邻(sì lín)的意思:指周围的邻居或附近的人。
条桑(tiāo sāng)的意思:指人非常贫穷,没有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
相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交往,尤指为了结婚而相互了解。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终夕(zhōng xī)的意思:整天整夜;一天到晚
- 注释
- 寒水:此指清冷的流水。
山家:山野人家。
四邻:周围邻居。
怪禽:此指鸱鸮(chīxiāo)一类的鸟。
啼:后省略“于”字。
旷野:空阔的原野。
恐:此处为使动用法,使……惊恐。
行人:出行的人。
初月:新月。
终夕:通宵,彻夜。
边烽:边境上报告战事的烽火。
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
萧条:此处为稀疏之意。
桑柘:此处用本意,桑木与柘木。
烟火:指炊烟,泛指人烟。
- 翻译
- 几里远就能听到凄寒的水声,山区人家居住分散没有近邻。
怪禽从旷野上传来声声鸣叫,昏惨的落日惊恐过路的行人。
一弯新月未得照彻漫漫长夜,边关的烽火并没有越过三秦。
远处几棵萧条的桑柘树外面,袅袅炊烟渐觉与人相近相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山村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和对远方战乱的隐忧。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这两句点出了诗人的居住环境,是在一个偏僻的山村之中,只能听到几里外传来的寒冷溪水的声音,而周围几乎没有邻舍,可以感受到诗人孤独和与世隔绝的情怀。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这两句则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奇异的鸟儿在空旷的大地上发出叫声,而夕阳的余晖让行人感到恐惧,可能是因为天色暗淡而害怕夜幕降临,或是另有隐喻。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这两句中“初月”指的是新月刚出现,而“未终夕”则说明夜色尚浅;“边烽不过秦”暗示了战事的消息没有超过长城以西的秦地,这里可能是对边疆战乱的一种担忧。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最后两句描绘的是诗人所在山村的景象,“萧条”形容树木的枯枝摇曳;“桑柘外”则是指村落周围的桑树和柘树之外的地方;“烟火渐相亲”表明了距离虽远,但村庄间的炊烟逐渐接近,显露出一种对邻里之间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同时也透出了对边疆战乱的关注,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