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走(běi zǒu)的意思:向北方走,表示离开或远离某个地方或人。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采石(cǎi shí)的意思:采石指的是挖掘石料的工作,也可以比喻开凿人才的过程。
驰突(chí tū)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冲击力强。
奋戈(fèn gē)的意思:指挥军队奋勇作战,表示战斗勇猛、英勇无畏。
甲盾(jiǎ dùn)的意思:甲盾,古代士兵所穿的铠甲和盾牌,比喻保护自己的依靠。
就食(jiù shí)的意思:指到了吃饭的时候。
绝伦(jué lún)的意思:超越一切,无与伦比
溃围(kuì wéi)的意思:指被包围的一方在敌人围攻之下,无法抵挡而溃散逃跑的局面。
凌烟(líng yān)的意思:高耸云霄,超越尘世,形容志向远大,抱负高远。
洛水(luò shuǐ)的意思:洛水是指洛阳的河流,引申为洛阳的风景和文化。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或富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年四(nián sì)的意思:指人年纪轻,缺乏经验或能力。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全身(quán shēn)的意思:指整个身体或全身心地投入到某种活动或事情中去。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神人(shén rén)的意思:神奇的人,超凡脱俗的人才。
石矶(shí jī)的意思:指岩石突出于水面之上的地方,比喻在困境中寻求生存的希望。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田间(tián jiān)的意思:指在田地中间,表示在田间农作。
跳荡(tiào dàng)的意思:形容行动不稳定,反复无常。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无用(wú yòng)的意思:没有用处,没有价值,无效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勇力(yǒng lì)的意思:勇敢的力量
用战(yòng zhàn)的意思:以战争手段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采石矶(cǎi shí jī)的意思:指一个人看似很有本事,但实际上只是表面功夫,没有真本事。
常十万(cháng shí wà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数量非常多,数量巨大。
- 鉴赏
这首诗《开平王常遇春》由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是对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英勇事迹的赞颂与感慨。
诗中首先描绘了常遇春的赫赫战功,他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接着,通过“采石矶”和“洛水槊”的典故,进一步展现了常遇春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采石矶一役,常遇春挥戈如飞,船只如箭般跃动;洛水之战,他突破重围,全身而退,彰显了其非凡的勇气与智慧。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为对常遇春命运的感慨。常遇春英年早逝,年仅四十岁,其英勇形象如同唐代名将鄂公李靖一般令人敬仰。但诗中也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何这位英勇的将军会梦见神人,甚至有人怀疑他是因为饥饿才去寻求食物?这反映了对英雄命运的深深同情。
最后,诗人以“英雄憔悴卧田间,日月之明有时蚀”收尾,表达了对常遇春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英雄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有时难以预测,如同日月之光有时会被云遮蔽一样。整首诗通过对常遇春英勇事迹的赞美与对其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对英雄的崇敬与对历史命运的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