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陈 舜 俞 制 科 东 归 宋 /王 安 石 诸 贤 发 策 未 央 宫 ,独 得 菑 川 一 老 翁 。曲 学 暮 年 终 汉 相 ,高 谈 平 日 漫 周 公 。君 今 壮 岁 收 科 第 ,我 欲 它 时 看 事 功 。闻 说 慨 然 真 有 意 ,赠 行 聊 似 古 人 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独得(dú de)的意思:指只有自己一个人得到或获得。
发策(fā cè)的意思:指出主意或提供计策。
高谈(gāo tán)的意思:指言辞高妙,谈论深刻或高深的言谈。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慨然(kǎi rán)的意思:表示心情激动,情绪高涨,意气风发。
科第(kē dì)的意思:指官职高的人,也指高级官员。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暮年(mù nián)的意思:指人到了晚年阶段。
年终(nián zhōng)的意思:指一年结束的时候或最后的时候。
平日(píng rì)的意思:指平常、日常,表示平时的状态或行为。
曲学(qǔ xué)的意思:指为了讨好上级或取得他人赞许而迎合、低声下气地学习、表现。
人风(rén fēng)的意思:指人们的风气和态度。
事功(shì gōng)的意思:指在做事情时所付出的努力和功夫。
收科(shōu kē)的意思:通过考试或评审,取得所期望的成绩或通过结果。
岁收(suì shōu)的意思:指年底收获的农作物,也比喻到年底时的收入或成果。
它时(tā shí)的意思:它时是指别人的时候,自己不在场的意思。
未央(wèi yāng)的意思:指永远不会结束或终结的状态,也指无穷无尽、无法计算的数量。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一老(yī lǎo)的意思:指一个人年纪很大,年老体弱。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赠行(zèng xíng)的意思:赠送礼物并送行
周公(zhōu gōng)的意思:周公是指古代中国周朝的开国君主周公旦。在成语中,周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公正无私,以及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壮岁(zhuàng suì)的意思:指年轻力壮的年纪,也可指充满活力和朝气的时光。
未央宫(wèi yāng gōng)的意思:指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不可逆转。
- 翻译
- 各位贤才在未央宫展示才华,唯独有一位菑川的老翁与众不同。
他精通曲艺,晚年成为汉朝丞相,平日里高谈阔论,却无实际作为,如同闲聊的周公。
你现在正值壮年,收获了科举功名,而我期待将来能见到你的实际成就。
听说你对此感慨万分,真心实意,送行之时的赠言就像古人的风范。
- 注释
- 诸贤:各位贤才。
发策:展示才华。
未央宫:汉代宫殿。
独得:唯独。
菑川:地名,这里指老翁的故乡。
一老翁:一位老人。
曲学:精通曲艺。
暮年:晚年。
终汉相:成为汉朝丞相。
漫周公:如同闲聊的周公,比喻空谈。
壮岁:壮年。
收科第:收获科举功名。
它时:将来。
事功:实际成就。
慨然:感慨万分。
赠行:送行。
聊似:犹如。
古人风:古人的风范。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所作,名为《送陈舜俞制科东归》。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陈舜俞参加科举考试并获成功后东归的祝贺之情,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慨与期许。
"诸贤发策未央宫,独得菑川一老翁。" 这两句描绘了科场中的盛况,其中“诸贤”指参加考试的士子,“发策”是指考官出题考试,而诗人却独自一人在菑川(今山东境内)获得了成功,显得与众不同。
"曲学暮年终汉相,高谈平日漫周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豪和怀旧之情。“曲学”可能是指自己对经典的研究,“暮年终汉相”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古代汉朝大臣的向往和自己的政治理想,而“高谈平日漫周公”则是在回忆过去与朋友们讨论国家大事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胸怀和抱负。
"君今壮岁收科第,我欲它时看事功。" 这两句表达了对陈舜俞的祝福,希望他在壮年之际能够取得学术上的成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的期待,希望能有所作为。
"闻说慨然真有意,赠行聊似古人风。"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听到朋友将要东归的消息时的感慨,以及送给他一些像古人那样的礼物,以示友情的深厚。
整首诗不仅是对陈舜俞的祝贺,也是王安石个人情感与政治抱负的体现,展现了诗人的学识、胸怀和对朋友深沉的情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