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懊恼曲·其四》
《懊恼曲·其四》全文
明 / 袁中道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言(bù yán)的意思:指不说话,保持沉默。

慧业(huì yè)的意思:指聪明智慧的才业或工作。

惊鸿(jīng h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出现时令人惊叹,犹如一只飞翔的天鹅。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默默(mò mò)的意思:默默指的是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默默地做某事,不声张,不出声。

能解(néng jiě)的意思:能够解决问题或难题。

体态(tǐ tài)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姿态、仪态或身体状态。

心曲(xīn qǔ)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感受、情感或意愿。

鹦鹉(yīng wǔ)的意思:指人机械地模仿别人的言语或动作,缺乏真实性和创造力。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鉴赏

这首诗以“懊恼曲(其四)”为题,出自明代诗人袁中道之手。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的体态轻盈,宛如惊鸿,与鹦鹉的智慧相映成趣。女子虽默不作声,却能洞察人心,心事细腻而复杂,如同玲珑剔透的珠宝,令人怜爱不已。

通过“翩翩体态似惊鸿”,诗人巧妙地将女子的身姿与美丽的水鸟惊鸿相比较,突出了她的优雅与脱俗。接着,“鹦鹉由来慧业同”一句,借鹦鹉的智慧来比喻女子的聪颖,暗示她不仅外表美丽,内心也充满了智慧和灵性。

“默默不言能解意”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描绘了女子虽然沉默寡言,但其内心的情感和想法却能被他人深刻理解,展现出她独特的魅力和深邃的内心世界。“可怜心曲太玲珑”则表达了对女子内心世界的赞美与同情,认为她的思绪如同精美的工艺品,既精致又复杂,让人既欣赏又感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独特的气质和内在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其复杂情感的深切理解和同情。

作者介绍
袁中道

袁中道
朝代:明   字:小修   籍贯:明荆州府公安   生辰:1570—1623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猜你喜欢

铁路

荡荡悠悠王道平,何须奔駃著鞭先。

前车已覆非无鉴,当轴何知惮改弦。

尽撤关河重塞险,顿教陵谷一朝迁。

黄金亿万空填土,半是民间贴妇钱。

(0)

赠李秀峰二首·其一

日下君重历,南州我昔游。

交情逾百载,佳句足千秋。

剑信龙泉合,台凭骏骨收。

眼前朱勃器,未是伏波俦。

(0)

自作画

小亭斜著青松阴,飞泉百道知山深。

峭石壁立类削玉,枯树倒出如抽簪。

清游有客携诗简,扁舟无帆不要风。

疑是昔年经过处,秭归西上峰丛丛。

(0)

秋扇

曾将越绢制当初,几阵金风起敝庐。

在暑奉扬难释手,乍寒抛弃孰怜渠。

漫劳班氏三秋赋,那管羲之六角书。

告尔团圆休自怨,炎凉意气本来疏。

(0)

哭适洪季姊

嗟予鲜兄弟,雁行仰诸姊。

季姊最温柔,能得吾亲喜。

喜之滋益恭,孝思殊无比。

清晨洁房栊,傍午进滫瀡。

婉娈十二三,操作成人拟。

幼联中表姻,天然合两美。

綵帖外祖书,忻忻以禽委。

人赘在庚寅,奠雁人所企。

姊也固端操,婿兮亦吉士。

伉俪能相庄,劝游策诚是。

文旌赴梁园,锐意图进取。

姊乃归佐家,黾勉筹食指。

文园忽善病,抱疾旋故里。

侍奉姊益勤,劳劳无暇晷。

一朝殒所天,沉痛不能止。

支拄身虽存,郁结心已死。

从此力不支,委家与其姒。

怜姒处艰屯,屡为质钗珥。

忧贫复悼夫,病发艰步履。

寝疾年复年,缠绵困床笫。

有女泣呱呱,提抱牛衣里。

嗟哉苦节贞,磨折乃至此。

溘逝为悲啼,惨状不胜纪。

童年资调护,恩厚难酬矣。

回忆矢冰怀,卅载清于水。

守义例得旌,孝行复尔尔。

行当乞传铭,阐幽垂彤史。

(0)

落花

断红残紫乍高低,浣尽春痕化雪泥。

六代铅华秋蝶梦,一林风雨夜乌啼。

秋闻湘瑟人何在,欲问胡麻路已迷。

元亮自存松菊径,不须空说武陵溪。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