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张 君 玉 宋 /喻 良 能 橘 亭 一 别 五 回 冬 ,寤 寐 何 曾 置 此 翁 。二 十 五 声 秋 后 点 ,八 千 里 外 月 明 中 。夫 君 不 寄 平 安 信 ,而 我 方 栖 簿 领 丛 。三 峡 江 高 天 共 远 ,侧 身 西 望 兴 何 穷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簿领(bù lǐng)的意思:指人的领子整齐而平直。
侧身(cè shēn)的意思:侧身指的是身体稍微倾斜或转动。
高天(gāo tiān)的意思:指极高的天空,也用来表示极高的位置或程度。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何穷(hé qióng)的意思:本指没有穷尽的事物,也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智慧等没有极限。
里外(lǐ wài)的意思:指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
明中(míng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关键所在。
平安(píng ān)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定无事。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后(qiū hòu)的意思:指事情发生后不久,事情的结果或后果就显现出来。
三峡(sān xiá)的意思:指一道山峡或河峡,也可比喻险要之地。
寤寐(wù mèi)的意思:形容思虑过度,夜不能寐。
五声(wǔ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音乐天赋不好,音乐感不强。
峡江(xiá jiāng)的意思:形容河流狭窄而急流的样子。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平安信(píng ān xìn)的意思:平安的消息或信件
- 翻译
- 自从橘亭分别已五个冬天,日夜思念从未忘记这位老友。
在秋后的二十五次更声中,我在八千里外的明月下遥想。
丈夫没有寄来平安家书,而我正身处官场的繁琐之中。
长江三峡水势高远,天空与之相接,我向西望去,思绪无尽。
- 注释
- 橘亭:指代一个地点,可能是诗人与朋友分别的地方。
置:放置,这里指忘记。
翁:指代那位老友。
二十五声:古代夜晚报时的更声,每更约四个小时。
八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月明中:明亮的月光下。
夫君:古时对丈夫的称呼。
平安信:指家人或朋友问候平安的信件。
簿领丛:官场文书、事务繁多的地方。
三峡:长江上的三个重要峡谷。
天共远:形容天空与江面相接,视野开阔。
兴何穷:思绪或情感无尽。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所作的《寄张君玉》,表达了对友人张君玉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橘亭一别五回冬",通过"橘亭一别"回忆两人分别的情景,时间跨度长至五个冬天,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时光的流转。"寤寐何曾置此翁",表达了诗人无论日夜都难以忘怀对方,对友人的牵挂始终如一。
接下来两句"二十五声秋后点,八千里外月明中",以秋天的二十五声更漏声和八千里外的明月,象征着时空的遥远,但诗人的心意却跨越了这些距离,寄托着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夫君不寄平安信",暗示了友人未及时寄来消息,让诗人感到一丝担忧。
"而我方栖簿领丛",诗人自述自己忙于俗务,生活琐碎,但仍不忘对友人的思念。最后两句"三峡江高天共远,侧身西望兴何穷",以壮丽的三峡江景为背景,诗人侧身西望,寓言自己对友人的思念无尽,如同江水滔滔,天际无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远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坛作
一坛横压绀天低,好向云端觐紫微。
林鹤惯闻金磬舞,烟鸾疑认玉台飞。
步虚声彻空犹响,宝篆香销露未晞。
星斗绣天长不夜,疑乘风驭扣瑶扉。
秋兴
成都城中秋夜长,灯笼蜡纸明空堂。
高梧月白绕飞鹊,衰草露湿啼寒螀。
堂上书生读书罢,欲眠未眠偏断肠。
起行百匝几叹息,一夕绿发成秋霜。
中原日月用胡历,幽州老酋著柘黄。
荥河温洛底处所,可使长作旃裘乡。
百金战袍雕鹘盘,三尺剑锋霜雪寒。
一朝出塞君试看,旦发宝鸡暮长安。
何公桥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人之往来,如鹈在河。
顺水而行,云驰鸟疾。维水之利,千里咫尺。
乱流而涉,过膝则止。维水之害,咫尺千里。
沔彼滥觞,蛙跳倏游。溢而怀山,神禹所忧。
岂无一木,支此大坏。舞于盘涡,冰折雷解。
坐使此邦,画为两州。鸡犬相闻,胡越莫救。
允毅何公,甚勇于仁。始作石梁,其艰其勤。
将作复止,更此百难。公心如铁,非石则坚。
公以身先,民以悦使。老壮负石,如负其子。
疏为玉虹,隐为金堤。直栏横槛,百贾所栖。
我来与公,同载而出。欢呼填道,抱其马足。
我叹而言,视此滔滔。未见刚者,孰为此桥。
愿公千岁,与桥寿考。持节复来,以慰父老。
如朱仲卿,食于桐乡。我作铭诗,子孙不忘。
《何公桥》【宋·苏轼】天壤之间,水居其多。人之往来,如鹈在河。顺水而行,云驰鸟疾。维水之利,千里咫尺。乱流而涉,过膝则止。维水之害,咫尺千里。沔彼滥觞,蛙跳倏游。溢而怀山,神禹所忧。岂无一木,支此大坏。舞于盘涡,冰折雷解。坐使此邦,画为两州。鸡犬相闻,胡越莫救。允毅何公,甚勇于仁。始作石梁,其艰其勤。将作复止,更此百难。公心如铁,非石则坚。公以身先,民以悦使。老壮负石,如负其子。疏为玉虹,隐为金堤。直栏横槛,百贾所栖。我来与公,同载而出。欢呼填道,抱其马足。我叹而言,视此滔滔。未见刚者,孰为此桥。愿公千岁,与桥寿考。持节复来,以慰父老。如朱仲卿,食于桐乡。我作铭诗,子孙不忘。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2567c66a4ba3ea8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