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目眚》
《目眚》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知天罚只眼

异哉野老白露团,烈于贵人寒食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贵人(guì rén)的意思:指对个人有帮助、有重要影响的人。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荔枝(lì zhī)的意思:指事物的内外不相称、不协调,形容事物的外表与内在状况不一致。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天罚(tiān fá)的意思:指上天对某个人或群体进行的惩罚或报应。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只眼(zhī yǎn)的意思:只看到一方面,没有全面的视角和认识。

寒食散(hán shí sàn)的意思:指寒食节期间,人们禁止生火煮饭,只能吃冷食。寓意寒食节的规矩和禁忌。

注释
日:每天。
啖:吃。
荔枝:一种热带水果,味道甜美。
三百颗:极言数量多。
天罚:上天的惩罚。
一只眼:比喻损失一部分。
异哉:真是奇怪。
野老:乡野老人。
白露:秋天的露水,这里比喻老人的眼泪或精力。
团:凝聚成团。
烈:强烈。
贵人:有权有势的人。
寒食散:古代寒食节用来解热的药。
翻译
每天吃下三百颗荔枝,竟不知天意要惩罚我失去一只眼睛。
多么奇怪的老农啊,他的白露像团火,比贵族在寒食节使用的解热药还要强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目眚》,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和同情之心。诗中的“日啖荔枝三百颗”描绘了一种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反衬出那些享乐者对身体健康的轻视,他们甚至因此而失明。而“不知天罚一只眼”则是对这种不平之事的一种讽刺和无奈。

“异哉野老白露团”中的“野老”指的是乡村中年迈的老人,“白露团”形容他们因贫穷而只能以露水代替食物,生活在极端困苦之中。最后一句“烈于贵人寒食散”则是说这些贫苦老人的遭遇,比起那些富贵之人即使是在吃剩饭残羹,也要更加悲惨。

整首诗通过对比两种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反映了社会上的不公和诗人对于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诗中的批判精神和对弱者的关怀,展现了诗人的高尚品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百字令.寄怀亚卢沪上,并示巢南、申叔、曼殊、屏子诸子

江山无主,剩酒徒几辈,天涯萍聚。

一种芬芳抛不得,空被才名耽误。

痴梦寻仇,骚魂觅食,都是风前絮。

斜阳满眼,离怀绵渺如许。

可奈两地相思,迢迢歇浦,难诉伤心语。

弹罢焦桐同此恨,凤泊鸾飘何处。

乱世多愁,故园小病,盼断双鱼素。

碧阑干畔,惹侬终日延伫。

(0)

菩萨蛮·其二

夜半珠帘红有影。月华似水秋光冷。私语拜双星。

微闻兰芷馨。蝉鸣声正急。别泪红莲湿。

剪烛酷相思。无聊酒一卮。

(0)

减字木兰花·其一遥忆京中杨柳,倚声颂之

参天风韵。些子春光浑占尽。泄泄昌昌。

始信人间是乐乡。陶潜张绪。标格何堪同日语。

千手观音。雨后应能见佛心。

(0)

望江南·其一

无限事,欢少恨偏多。

都说销愁唯有酒,却看酒尽奈愁何。莫若且高歌。

(0)

卜算子

雨止出流萤,遥共星光大。

静爱微明动太虚,我自闲中卧。

花发旧年枝,月照新来我。

似旧还新无限情,只是情无那。

(0)

忆江南·其七

新浴后,细葛著轻丝。

一树露蝉声不断,半床松子落无时。午梦更相宜。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