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计(biān jì)的意思:指边境地区的计划和策略。
出师(chū shī)的意思:指军队出发或学生离开师傅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
大事(dà shì)的意思:重要的事情或事件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积粟(jī sù)的意思:积存粮食,储备食物。
孔明(kǒng míng)的意思:指智慧超群的人,也可以表示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粮食(liáng shi)的意思:指生活必需品,特指食物。
流马(liú mǎ)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流动不定,没有固定的位置或目标。
丘阜(qiū fù)的意思:形容山丘起伏的地形。
事指(shì zhǐ)的意思:指事情的内容或内容的指向。
时若(shí ruò)的意思:指时间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指顾(zhǐ gù)的意思:指望、依靠。
- 注释
- 屡出师:多次出征。
常苦粮食少:经常为粮食短缺而忧虑。
公今主边计:您现在负责边境的军事计划。
积粟丘阜小:储存的粮食堆积如山,但相对需求仍少。
卧龙志空大:卧龙(诸葛亮)志向远大。
流马功竟杳:流马(一种运输工具)的功效未能充分发挥。
当时若得公:如果在那时得到您。
大事指顾了:那么大事就能轻易完成。
- 翻译
- 诸葛亮多次出兵征战,常常为粮食不足而苦恼。
如今您主持边境的策略,储存的粮食虽多但相比需求仍显微小。
卧龙先生的壮志豪情无比宏大,但运输粮草的‘流马’方法成效却难以显现。
如果当时能得到您的帮助,那么大事就能轻易解决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望的《和许总卿(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诸葛亮(孔明)的赞美。诗人的笔触先描绘出孔明屡次领兵作战,常常苦恼于粮食供应不足的情况。接着转到“公今主边计”,这里的“公”指的是许总卿,而“主边计”则是说许总卿在边疆地区处理军事筹划和粮食储备的重要职责,尽管积累的粮食如丘阜般不多,但已经显示出他的能力。
诗人通过“卧龙志空大,流马功竟杳”两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孔明的敬仰之情。“卧龙”是诸葛亮的别称,这里用来比喻他雄伟的抱负和远大的志向;“流马”则形容军马如流水般奔腾,显示出孔明用兵如神的才能。最后一句“当时若得公,大事指顾了”,诗人设想如果当初能得到像许总卿这样的贤才辅佐,大事就能轻松解决,这里体现出了对许总卿能力的高度评价和对历史的无限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化的历史人物及现实中能够担当重任者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国家大事和边疆安危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晚寄卢使君
满郭春如画,空堂心自澄。
禅抛金鼎药,诗和玉壶冰。
白雨飘花尽,晴霞向阁凝。
寂寥还得句,因寄柳吴兴。
重九日广陵道中
秋山抱病何处登,前时韦曲今广陵。
广陵大醉不解闷,韦曲旧游堪拊膺。
佳节纵饶随分过,流年无奈得人憎。
却驱羸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