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传已死,吾亦厌馀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封侯(fēng hóu)的意思:指被封为侯爵,成为高官显贵的意思。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混俗(hùn sú)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庸俗轻浮,缺乏修养和品味。
苦惜(kǔ xī)的意思:痛惜、心疼。
老谋(lǎo móu)的意思:老练的计谋和谋略
潦倒(liáo dǎo)的意思:形容生活贫困困顿,失意凄凉。
事本(shì běn)的意思:指事实的真相或实情。
俗情(sú qíng)的意思:指普通人的情感、感情;也指平凡、庸俗的情感。
无取(wú qǔ)的意思:没有得到,没有获得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淹留(yān liú)的意思:被水淹没而留下来
壮事(zhuàng shì)的意思:指英勇的事迹或伟大的事业。
封侯骨(fēng hóu gǔ)的意思:指有能力、有才华的人被封为侯爵,成为一方的领袖或重要人物。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事》,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的作品。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是金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多以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反思见长。
在这首《感事》中,元好问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首句“壮事本无取,老谋何所成?”直抒胸臆,感叹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与年老时的深思熟虑都难以取得实际成果。接着,“人皆传已死,吾亦厌馀生。”一句,透露出对生命即将终结的无奈和厌倦。后两句“潦倒封侯骨,淹留混俗情。”则通过自嘲的方式,讽刺自己虽有封侯之骨却只能淹没于世俗之中,无法实现理想。最后,“百年堪一笑,辛苦惜虚名。”总结全诗,表达了对一生辛劳却最终只留下虚名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无奈与悲凉。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元好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金末元初社会动荡背景下文人的内心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