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陂塘(bēi táng)的意思:指贫瘠的土地或不毛之地。
成林(chéng lí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密集如林。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道边(dào biān)的意思:指在道路旁边。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萧艾(xiāo ài)的意思:形容草木凋零,景象凄凉。
行歌(xíng gē)的意思:指行走时唱歌,形容心情愉悦,无忧无虑。
- 注释
- 过雨:经过雨水。
陂塘:池塘。
处处:到处。
深:深沉。
南风:从南方吹来的风。
萧艾:艾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欲成林:即将形成一片树林。
道边:路边。
拾穗:捡拾谷穗。
行歌:边走边唱。
者:的人。
亦有:也有。
丰年:丰收之年。
一饱心:满足心灵(意指吃饱饭)。
- 翻译
- 雨后池塘水位上涨,四处显得特别深邃。
南风吹过,艾草丛生,仿佛快要长成一片树林。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开篇“过雨陂塘处处深”,通过对雨后陂塘水位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在春季的繁荣景象。接着,“南风萧艾欲成林”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生长的氛围,南风是春天常见的风向,被赋予了促进万物生长的意象,而“萧艾”和“欲成林”的用词,更强化了大自然从萌芽到成长的动态美。
诗的后两句“道边拾穗行歌者,亦有丰年一饱心”,则转向人事,描述了一位在路边拾取落穗(可能是稻谷或麦子)的行走者。这里的“行歌者”不仅指代正在行走的人,也隐含着他可能是在边唱着歌曲,这种景象常见于农耕文化中,表现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喜悦。最后,“亦有丰年一饱心”,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丰收的美好愿望,以及即使是简单的一餐饱足,也能带来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农耕生活的描绘,传递了一种对春天生机盎然、丰收希望的心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自新定沿牒三衢舟中寓兴寄所知
井落瓯闽近,乡亭百粤连。
一蓱游宦客,两桨上滩船。
石壅千寻浪,山围几匝天。
乱篙鸣远屿,群噪捧危舷。
峡断疑无路,汀回复济川。
林深羡沙鸟,村近喜人烟。
岂昧垂堂诫,都由稍食牵。
家山旧庐在,蚤晚赋归田。
致仕后戏赠故人
午桥今得晋公庐,花竹烟云兴有馀。
师亮白头心已足,四登两府九尚书。
赠吴孟求承议二首·其二
我非初平叱羊口,江中浪作群羊走。
金山五日厌僧粥,挥榜瓜洲缆古柳。
晨兴但怪妻孥喜,故人致馈罗盘缶。
起倾残榼得馀沥,洗盏再酌开蓬牖。
风云惨淡秋已严,桑榆摇落山初瘦。
军厨醇味尚烦公,应记疏慵穷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