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黯淡(àn dàn)的意思:形容光线暗淡无光,也用来形容心情低落、景色无聊。
不殊(bù shū)的意思:没有区别,没有差异
传觞(chuán shāng)的意思:传递酒杯,表示邀请客人共饮。也用来比喻传递信息或传播思想。
飞灰(fēi huī)的意思:指烟尘飞扬,形容火势猛烈或战争残酷。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伏羲(fú xī)的意思:指人类的始祖,也用来形容某一领域的开创者或先驱。
寒律(hán lǜ)的意思:
指冬令。 唐 翁洮 《冬》诗:“寂寂栖心向杳冥,苦吟寒律句偏清。” 宋 欧阳修 《寄圣俞》诗:“穷阴变寒律,急节惨惊飈。”
霁日(jì rì)的意思:指天气转好,阳光明媚的日子。
客传(kè chuán)的意思:指客人的传闻或传言。
律琯(lǜ guǎn)的意思:指按照法律规定和琴律来行事,比喻言行合乎规范,恪守原则。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起雷(qǐ léi)的意思:形容突然发生巨大的变故或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韦编(wéi b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琐碎、杂乱。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阳德(yá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诚实。
风景不殊(fēng jǐng bù shū)的意思:指两地或多地的风景相似,没有太大的差别。
- 注释
- 山寒:寒冷的山。
律琯:古代的律管,用于调节音乐。
飞灰:飘飞的灰烬。
万壑:无数山谷。
松风:松树的风声。
冬起雷:冬季似有雷声。
风景:景色。
不殊:没有不同。
云黯淡:云层阴暗。
雪霜:雪和霜。
初霁:刚刚放晴。
日徘徊:阳光犹豫不决。
无人:没有人。
献袜:赠送袜子。
尘屦:积满灰尘的鞋子。
传觞:传递酒杯。
酦冻醅:发酵的冷酒。
天地:自然。
阳德:积极向上的力量。
尽:消失。
韦编:用牛皮绳编联的书卷,指《周易》,传说伏羲所作。
伏羲: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
- 翻译
- 山间的寒气让律管中灰烬飘飞,冬日山谷间松风吹过仿佛雷鸣。
景色虽与平常无异,但云层昏暗,雪后初晴阳光显得犹豫不决。
无人送来袜子,只余尘土中的旧鞋,宾客传递着冻酒共饮。
大自然不允许阳刚之气消尽,就像《韦编》中记载的伏羲时代一样古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哲思。
"山寒律琯又飞灰"一句,以“山寒”二字设定了整体氛围,接下来的“律琯又飞灰”则形象地展示了冬日山林中树木枯萎、泥土飞扬的景象。
"万壑松风冬起雷"这句诗笔力雄健,通过对万壑松风与冬季雷鸣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在严寒中的威猛与生机。
"风景不殊云黯淡,雪霜初霁日徘徊"两句,则转而描写了一种静谧而淡远的情怀。诗人通过“风景不殊”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变化的客观态度,而“云黯淡”、“雪霜初霁”则营造出一幅冬日柔和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
"无人献袜抛尘屦,有客传觞酦冻醅"这两句诗,转向了人物活动的描述。首先通过“无人献袜”表达了一种孤独和被遗忘的情感,而后面的“有客传觞酦冻醅”则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交流。
最后,“天地不教阳德尽,韦编曾叩伏羲来”两句诗,则引出了更为深远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规律和古籍文献的引用,表达了一种对宇宙秩序与文化传承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写,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是一首集自然美、情感表达和哲思探究为一体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