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
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馀。
长吁(cháng xū)的意思:长时间的叹息或长长的呼吸。
成俗(chéng sú)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观念在社会中逐渐形成并被广泛接受的现象。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关市(guān shì)的意思:关市是一个指代市场繁荣的成语,意为市场热闹、生意兴隆。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欺谩(qī màn)的意思:欺骗、诓骗
契繻(qì xū)的意思:契繻是一个古代文物的名称,比喻事物的珍贵和稀缺。
弃置(qì zhì)的意思:抛弃、放下、不再使用或关心某物或某人。
取水(qǔ shuǐ)的意思:取水意味着从水源中取水,比喻获取知识或技能。
水人(shuǐ rén)的意思:指没有真才实学、没有本领的人。
无及(wú jí)的意思:没有能够比得上或超过的
有无(yǒu wú)的意思:指有与无,存在与不存在的对立关系。
淄渑(zī miǎn)的意思:指位于淄河河畔的地方,也用来形容地方偏僻、荒凉。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幽默诙谐的一面。诗中开篇“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两句,指出世间虚伪成风气,人们在关市之间以契约维系,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和批判。
接着,“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表明诗人自己却有着与众不同的做法,即使是在取水这样平常的事情上,也要留下自己的印记。在这里,“南山下”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点,但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虚构或隐喻的地方。
“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一句,通过对比古人辨识水质的高明和鹤、凫等鸟类之美丽,以此来形容自己的取水行为是有选择也有标准的。诗中的“淄渑”指的是清澈见底的水。
“我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做法已经心生厌倦,只在乎是否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即所谓的“符”。
最后,“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馀。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几句,表达了诗人的担忧,即那些取水的人或许比自己更聪明,更擅长留下印记;而自己的防范却往往不够,最后只能是徒劳无功,发出叹息。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苏轼机智幽默的一面,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社会风气和个人行为的一种深刻观察。
帅王归觐息兵鋋,吴越蒙恩过百年。
世赏至今轩冕盛,真孙宜作地行仙。
国尚师位,家崇儒门。禀道毓德,讲艺立言。
浚明爽曙,达义兹昏。永瞻先觉,顾惟后昆。
大人长物,继天接圣。时屯必亨,运蒙则正。
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庶士倾风,万流仰镜。
虞痒饰馆,壑图炳睟。怀仁憬集,抱智麇至。
踵门陈书,蹑屩献器。澡身玄渊,宅心道秘。
伊昔周储,聿光往记。思皇世哲,体元作嗣。
资此夙知,降从经志。剔彼前文,规周矩值。
正殿虚筵,司分简日。尚席函丈,丞疑奉帙。
侍言称辞,惇史秉笔。妙识几音,王载有述。
肆议芳讯,大教克明。敬躯祀典,告奠圣灵。
礼属观盥,乐荐歌笙。昭事是肃,俎实非馨。
献终袭吉,即宫广燕。堂设象筵,庭宿金悬。
台保兼徽,皇戚比彦。肴乾酒澄,端服整弁。
六官视命,九宾相仪。缨笏币序,巾卷充街。
都庄云动,野馗风驰。伦周伍汉,超哉邈猗。
清晖在天,容光必照。物任其情,理宣其奥。
妄先国胄,侧闻邦教。徒愧微冥,终谢智效。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南北朝·颜延之】国尚师位,家崇儒门。禀道毓德,讲艺立言。浚明爽曙,达义兹昏。永瞻先觉,顾惟后昆。大人长物,继天接圣。时屯必亨,运蒙则正。偃闭武术,阐扬文令。庶士倾风,万流仰镜。虞痒饰馆,壑图炳睟。怀仁憬集,抱智麇至。踵门陈书,蹑屩献器。澡身玄渊,宅心道秘。伊昔周储,聿光往记。思皇世哲,体元作嗣。资此夙知,降从经志。剔彼前文,规周矩值。正殿虚筵,司分简日。尚席函丈,丞疑奉帙。侍言称辞,惇史秉笔。妙识几音,王载有述。肆议芳讯,大教克明。敬躯祀典,告奠圣灵。礼属观盥,乐荐歌笙。昭事是肃,俎实非馨。献终袭吉,即宫广燕。堂设象筵,庭宿金悬。台保兼徽,皇戚比彦。肴乾酒澄,端服整弁。六官视命,九宾相仪。缨笏币序,巾卷充街。都庄云动,野馗风驰。伦周伍汉,超哉邈猗。清晖在天,容光必照。物任其情,理宣其奥。妄先国胄,侧闻邦教。徒愧微冥,终谢智效。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8867c66cce604a0288.html
悽晚色。新蟾弄孤照,锁寒帘隙。
尺波似箭,漂香无迹。
清角高城又起,倒飞霜、明镜生白。梦痕窄。
一重重恨,画屏能识。弱线明朝添得。
夜何其、银荷焰直。泪贮金樽,歌残琼树,思量今昔。
独鹤空山,试问讯、枝北枝南消息。倚长笛。
千里关山正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