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秋正深,向午云尽开。
长啸答吾侣,忻念同此杯。
境旷意弥适,兴极情转哀。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奔湍(bēn t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迅猛。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凋摧(diāo cuī)的意思:形容植物枯萎凋谢,也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败、消亡。
风雷(fēng léi)的意思:风雷指的是风和雷,用来形容声势浩大、威力惊人的景象或行动。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沆漭(hàng mǎng)的意思:形容水面波澜不兴,非常平静。
欢乐(huān lè)的意思:形容非常快乐、愉悦的心情。
积水(jī shuǐ)的意思:指因雨水长时间不排除而形成的水积聚的现象。
极情(jí qíng)的意思:形容感情非常激烈、极度激动的状态。
襟怀(jīn huái)的意思:指胸怀宽广,心胸豁达,能够容纳众多的事物和人才。
惊飙(jīng biāo)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强劲如飙风。
九垓(jiǔ gāi)的意思:形容数目极大,数量极多。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连袂(lián mèi)的意思:手拉手,肩并肩地一起行动。
两仪(liǎng yí)的意思:两仪指的是天地之间的两种力量或者两种状态。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对立或者相对的两个方面。
流盼(liú pàn)的意思:形容非常想念或思念的心情。
片席(piàn xí)的意思:形容座位空闲,没有人坐。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盛时(shè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最为繁荣、兴盛的时期。
时若(shí ruò)的意思:指时间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
水方(shuǐ fāng)的意思:指水的方向,比喻事物发展的趋势或方向。
危磴(wēi dèng)的意思:形容地势险峻,道路崎岖艰险。
吴越(wú yuè)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争斗或竞争。
向午(xiàng wǔ)的意思:指阳光斜照,时间接近中午。
萦回(yíng huí)的意思:指事物围绕在一起,循环不已。
沾襟(zhān jīn)的意思:指关系密切,受到影响或连累。
杖策(zhàng cè)的意思:指用手杖敲打马儿,以激励其快速前进。比喻用各种手段鼓励、督促他人努力进取。
壮心(zhuàng xīn)的意思:指雄心壮志,意志坚定,有远大抱负和决心。
走风(zǒu fēng)的意思:指消息传播得很快,迅速传遍各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攀登琅琊台的壮观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积水方沆漭,众山复萦回”以积水浩瀚、群山环绕的壮丽景色开篇,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意境。接着,“连袂越危磴,杖策淩高台”描述了登山的过程,通过“连袂”、“危磴”、“杖策”、“高台”等词,生动地展现了登山的艰难与险峻。
“是时秋正深,向午云尽开”点明了时间与天气的变化,秋色正浓,午后的云雾散去,为登山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接下来,“迥步穷两仪,流盼周九垓”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放眼四望,感受到天地之大,宇宙之广的感慨。
“片席指吴越,虚亭走风雷”则描绘了远处的景致,如同一片帆船指向吴越之地,而近处的亭台在疾风骤雨中显得格外生动。最后,“长啸答吾侣,忻念同此杯”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在山顶的欢聚,通过长啸回应,共享美酒,体现了友情的深厚。
“境旷意弥适,兴极情转哀”表达了诗人面对壮丽景色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旷达的喜悦,也有对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哀愁。“白日倏西匿,惊飙千里来”描绘了夕阳西下,狂风突至的景象,预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与变化无常。“盛时若奔湍,壮心忽凋摧”进一步抒发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欢乐慎勿违,慷慨沾襟怀”则是诗人对珍惜当下、把握机会的呼吁,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