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台(bǎi tái)的意思:柏木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柏台指的是柏木制成的平台或台阶。成语柏台比喻高位,权势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参两(cān liǎng)的意思:指在两者之间选择其中一个。
点翳(diǎn yì)的意思:修饰文字,使之更加生动形象。
两造(liǎng zào)的意思:指争论双方、对立的两个阵营或双方的矛盾冲突。
秦人(qín rén)的意思:指有勇无谋的人,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智慧的人。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无点(wú diǎn)的意思:没有一点儿
赭衣(zhě yī)的意思:指土黄色的衣服,也用来比喻贫穷或低贱的身份。
白日青天(bái rì qīng tiān)的意思:在白天的明亮阳光下,天空湛蓝无云,形容社会安定,没有战乱。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名为《题刘都宪登庸次第卷十首(其八)宪府详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法律公正与道德正义的深刻思考。
首句“曾参两造解冤围”,借用了儒家圣人曾参的故事,象征着通过公正的审判,化解了双方的冤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这里的“两造”指的是诉讼的双方,“解冤围”则寓意着消除纠纷,实现公平正义。
第二句“笑杀秦人有赭衣”,以秦朝的典故为喻,秦朝法律严苛,百姓动辄得咎,身着赭衣的囚犯众多,这里用“笑杀”一词,既是对秦朝法律残酷的讽刺,也暗含了对当前社会法律制度的肯定,即在诗人看来,现在的法律环境已经大为改善,不再像秦朝那样让无辜者遭受不公。
第三句“白日青天无点翳”,进一步强调了法律的透明与公正,如同明亮的白日和清澈的青天,没有任何遮蔽和瑕疵,象征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义得以彰显。
最后一句“柏台不是释之谁”,“柏台”是古代官署的名称,这里指代司法机构。“释之”则是汉代著名的法官张释之的名字,他以公正执法而闻名。这句话表达了对当前司法官员的赞誉,认为他们就像张释之一样,能够秉持公正,维护法律尊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和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法律公正和社会正义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法律环境给予了正面的评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初至西陂寄长安诸子用东陂松风亭韵
有脚不踏渌波村,清境往往萦梦魂。
今年得请返旧隐,烟水顿洗双眸昏。
堂开鱼麦宛世外,略彴近接乐春园。
穿花时见孤鹤舞,倚石偶把残书温。
空亭林月散清影,祇疑海上升朝暾。
孤篁行药遵野岸,扁舟吹笛归衡门。
故人天末几怅望,得句难共伧父言。
沧浪琴僧期过我,西陂春熟开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