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刘都宪登庸次第卷十首·其八宪府详刑》
《题刘都宪登庸次第卷十首·其八宪府详刑》全文
明 / 苏葵   形式: 七言绝句

参两造解冤围,笑杀秦人赭衣

白日青天点翳柏台不是释之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柏台(bǎi tái)的意思:柏木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柏台指的是柏木制成的平台或台阶。成语柏台比喻高位,权势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参两(cān liǎng)的意思:指在两者之间选择其中一个。

点翳(diǎn yì)的意思:修饰文字,使之更加生动形象。

两造(liǎng zào)的意思:指争论双方、对立的两个阵营或双方的矛盾冲突。

秦人(qín rén)的意思:指有勇无谋的人,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智慧的人。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无点(wú diǎn)的意思:没有一点儿

赭衣(zhě yī)的意思:指土黄色的衣服,也用来比喻贫穷或低贱的身份。

白日青天(bái rì qīng tiān)的意思:在白天的明亮阳光下,天空湛蓝无云,形容社会安定,没有战乱。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名为《题刘都宪登庸次第卷十首(其八)宪府详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法律公正与道德正义的深刻思考。

首句“曾参两造解冤围”,借用了儒家圣人曾参的故事,象征着通过公正的审判,化解了双方的冤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这里的“两造”指的是诉讼的双方,“解冤围”则寓意着消除纠纷,实现公平正义。

第二句“笑杀秦人有赭衣”,以秦朝的典故为喻,秦朝法律严苛,百姓动辄得咎,身着赭衣的囚犯众多,这里用“笑杀”一词,既是对秦朝法律残酷的讽刺,也暗含了对当前社会法律制度的肯定,即在诗人看来,现在的法律环境已经大为改善,不再像秦朝那样让无辜者遭受不公。

第三句“白日青天无点翳”,进一步强调了法律的透明与公正,如同明亮的白日和清澈的青天,没有任何遮蔽和瑕疵,象征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义得以彰显。

最后一句“柏台不是释之谁”,“柏台”是古代官署的名称,这里指代司法机构。“释之”则是汉代著名的法官张释之的名字,他以公正执法而闻名。这句话表达了对当前司法官员的赞誉,认为他们就像张释之一样,能够秉持公正,维护法律尊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和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法律公正和社会正义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法律环境给予了正面的评价。

作者介绍

苏葵
朝代:明

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猜你喜欢

闻祭钟山旧陵口占一绝

恰逢故老话新亭,诏出牲牷喜荐馨。

最是圣朝恩德重,孝陵无用植冬青。

(0)

寄范荆门

白马雕弓玉辘轳,荆门专阃握铜符。

虎牙吹角翻新垒,鱼腹披云按旧图。

月满三巴歌出塞,秋高千骑猎平芜。

轻裘傥过衡阳路,好遣双鸿到五湖。

(0)

古意·其十五

燕赵非我乡,衡霍久见隔。

升高望四野,但有狐狸迹。

莝彼豢龙刍,秣马将安适。

盛年亦须臾,前路转见逼。

还顾望灵台,芜草已盈尺。

灵台尚不存,憔悴敢自惜。

(0)

春游有感

茅亭三五隐湖东,避世寥寥北海同。

万马中原凋壮发,孤峰天外卧山翁。

江声夜夜流明月,柳色青青冷汉宫。

雨长石苔春渐老,伤心人在落花中。

(0)

惜花·其二

落花飞满衣,似有留人意。

何处无情风,依然吹落地。

(0)

初至西陂寄长安诸子用东陂松风亭韵

有脚不踏渌波村,清境往往萦梦魂。

今年得请返旧隐,烟水顿洗双眸昏。

堂开鱼麦宛世外,略彴近接乐春园。

穿花时见孤鹤舞,倚石偶把残书温。

空亭林月散清影,祇疑海上升朝暾。

孤篁行药遵野岸,扁舟吹笛归衡门。

故人天末几怅望,得句难共伧父言。

沧浪琴僧期过我,西陂春熟开芳尊。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