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园 中 即 事 宋 /朱 翌 出 山 道 士 在 家 僧 ,晚 诵 儒 书 早 佛 经 。灰 尽 此 心 犹 木 偶 ,扫 除 往 事 送 刍 灵 。花 边 过 客 蜂 旁 午 ,溪 上 良 时 鹭 适 丁 。一 到 菊 坡 分 品 目 ,玉 盘 盂 可 次 金 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刍灵(chú líng)的意思:指人的才智敏锐、思维敏捷。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道士(dào shì)的意思:指道教的修行者、信奉道教的人。
佛经(fó jīng)的意思:佛教经典
过客(guò kè)的意思:指短暂经过的人或事物,比喻来去匆匆,不久停留的人。
花边(huā biān)的意思:指事物表面上的装饰或附加部分,与主要内容相比较,具有次要性或不重要的性质。
金铃(jīn lí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嘹亮、悦耳动听。
良时(liáng shí)的意思:适宜的时机或良好的时光。
木偶(mù ǒu)的意思:指受人操纵、没有自主意识的人。
盘盂(pán yú)的意思:形容事物高低不平衡,或者说事物不协调。
旁午(bàng wǔ)的意思:指事物的位置、时间或次序紧邻、相连。
品目(pǐn mù)的意思:商品的种类和目录。
儒书(rú shū)的意思:儒书是指儒家经典书籍,也可以泛指儒家的学说和文化。
扫除(sǎo chú)的意思:清除、清理、清扫
山道(shān dào)的意思:山间的小道,也指行路艰难。
适丁(shì dīng)的意思:合适的人或物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一到(yí dào)的意思:指一到某个时刻或某个地方,某种情况就发生或就出现了。
玉盘(yù pán)的意思:指玉制的盘子,比喻珍贵而美好的事物或机会。
在家(zài jiā)的意思:指人在家中,不外出或不出远门。
玉盘盂(yù pán yú)的意思:指形容非常珍贵、华丽的器物。
在家僧(zài jiā sēng)的意思:指在家修行的僧人,比喻不出世修行而在家中修行的人。
- 翻译
- 出山的道士像在家修行的僧人,夜晚诵读儒家经典,早晨则研习佛经。
内心如灰烬般清净,如同木偶无欲无求,过往之事被扫除,如同祭祀用的草人。
花丛中的过客忙于采蜜,溪边的鹭鸟正逢适宜的时光,
来到菊花坡,便按种类区分,美酒玉盘与金铃同列珍品。
- 注释
- 出山:离开隐居地。
道:道教。
家僧:在家修行的僧人。
诵:诵读。
儒书:儒家经典。
佛经:佛教经典。
灰尽:内心清净如灰烬。
木偶:比喻无欲无求的人。
往事:过去的事情。
刍灵:祭祀用的草人。
花边:花丛中。
蜂旁午:蜜蜂忙碌。
溪上:溪边。
鹭适丁:鹭鸟适宜的时刻。
菊坡:菊花坡。
分品目:按种类区分。
玉盘盂:精致的酒器。
次:排列。
金铃:贵重的装饰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与一位僧人在家中过着相似的生活。他们都有早晚诵读经典的习惯,只是道士读儒家经书,僧人则念佛教经文。这反映了两种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平和共处。
“灰尽此心犹木偶”一句,用到了木偶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尽管心中的执着已经如同灰烬,但仍然像木偶一样坚持旧有的习惯。接下来的“扫除往事送刍灵”则描绘了一种放下过去、向自然回归的情景。
诗中还通过“花边过客蜂旁午,溪上良时鹭适丁”两句,勾勒出一个生动的画面:在花边,有行人匆匆而过,而蜜蜂在午后的阳光下忙碌不息;在溪畔,一隻鹭立于适合它停留之地。这两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各自为营的和谐状态。
最后,“一到菊坡分品目,玉盘盂可次金铃”则描述了一种选择与享受的宁静时刻。在菊花盛开的坡上,可以细数每一朵花的品相;而在使用玉制盘盂之时,每一次敲击都能产生悦耳的金属声响。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享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