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锋未用平残虏,巨刃先将剸险滩。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林 堂 长 第 一 溪 山 韵 宋 /陈 宓 伊 谁 排 比 此 溪 山 ,只 与 高 人 倚 徒 看 。不 是 三 秋 足 风 露 ,从 来 六 月 亦 清 寒 。双 锋 未 用 平 残 虏 ,巨 刃 先 将 剸 险 滩 。我 亦 形 容 最 佳 处 ,崔 诗 在 上 句 成 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佳处(jiā chǔ)的意思:指好处、优点、益处。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排比(pái bǐ)的意思:指使用连续的同样结构、同样的词语或短语进行修辞的一种修辞方法。
清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贫困、清贫的生活状态。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险滩(xiǎn tān)的意思:指危险的地方或困难的境地。
形容(xíng róng)的意思:用词语或语言描述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
倚徙(yǐ xǐ)的意思:依靠、倚赖
伊谁(yī shuí)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
在上(zài shàng)的意思:指在某个位置、地方或者身份上居高临下,具有统治、掌控或者支配的意义。
最佳(zuì jiā)的意思:最好的,最优秀的
- 注释
- 伊谁:是谁。
排比:排列比照。
此溪山:这溪山美景。
祇与:只让。
高人:高雅之人。
不是:并非。
三秋:秋季。
足风露:足够凉爽。
从来:一直。
六月亦清寒:六月也感到清冷。
双锋:两把利剑。
未用:还未施展。
平残虏:平定敌人。
巨刃:大刀。
剸险滩:斩断险滩。
我亦:我也。
形容:认为。
最佳处:最美好的景象。
崔诗:崔诗中的佳句。
成难:难以超越。
- 翻译
- 是谁在此地排列比照这溪山美景,只让高雅之人欣赏游玩。
这里并非只有秋季才凉爽,即便是六月也能感受到清冷的寒意。
两把利剑还未施展平定敌人的威力,它们首先会斩断艰险的滩头。
我也认为这是最美好的景象,因为崔诗中的佳句在这里都显得难以超越。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题为《和林堂长第一溪山韵》。诗人通过对溪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景的欣赏和对高雅之人的赞美。他指出,即使在六月这样的季节,溪山也能给人带来清凉的感觉,仿佛秋风秋露一般。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怀,比喻自己未用武之地的才能,如同溪山中的双峰和巨刃,本应用于平定边疆或克服困难。最后,诗人自谦地说,尽管他的诗句在描绘溪山之美时颇为出色,但仍难以超越林堂长先前的佳句。
整首诗以山水为载体,寓言个人抱负,体现了宋代理学家常有的山水诗情和道德寄托。陈宓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格理想的交融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冬至后三日与罗楚入倅厅两松下梅花盛开取酒酌石台上思得名手作松梅图·其二
匆匆前日贺书云,那似今朝笑语亲。
年例一来窥雪样,岁寒同此见天真。
梅间蜂阵长围日,松下鸱蹲反嚇人。
一碗檑茶未忘本,三杯薄酒不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