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君不得意,归鬓忽成丝。
礼严徐孺榻,义重象山祠。
应念投竿客,终为帝者师。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的《林沧洲下第赴荆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落第后的同情与关切,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和信心。
首句“怜君不得意”,直接点出友人落第的境遇,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接着,“归鬓忽成丝”一句,以形象的比喻描绘出友人因不得志而愁白了头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感慨。
“更下荆门棹,还闻巫峡悲”两句,通过想象友人再次启程,前往荆门的情景,以及可能在巫峡听到的悲凉之音,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旅途艰辛和内心苦楚的担忧。
“礼严徐孺榻,义重象山祠”则转向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徐孺榻和象山祠都是古代文人雅士的象征,这里用来形容友人受到的尊敬和重视,体现了诗人对友人高尚情操的钦佩。
最后,“应念投竿客,终为帝者师”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坚定信念。投竿客常用来比喻隐居不仕的人,这里暗示友人虽暂时不得志,但最终会成为帝王的老师,即辅佐君王的贤臣,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和命运的乐观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落第的同情,也有对其未来成功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尊重。
平明呼童汲井华,童归告我门有雪。
披衣疾走出户看,正见风毛万夫猎。
冷欺病骨不敢前,缩头蛰户如寒鳖。
楼台得势互照映,松竹无风自骚屑。
念昔儿童逢雪喜,抟捧嘴吞如沃渴。
如今欲啖老不禁,何异爱屦而遭刖。
高门有酒不爱诗,我爱吟诗尊屡阙。
东邻徐子与我同,爱诗过我衣百结。
藏头败被口吟呵,文似锵金身似铁。
人生岂合长贱贫,二百青铜直须辍。
我年十八从先生,今也相逢得三子。
坐思前事且十年,嗟我不才老将俟。
子中兄弟气清拔,粲若瑶环与琼珥。
逸足骏马不受羁,凌跞奔驰动千里。
先生声名二十载,乃得姻娅皆文士。
我今贺子得所遭,非我先生谁办此。
定交自恨相知晚,漫浪一官非我志。
论文终日坐忘归,欲别出门还顿辔。
我如辕驹幸刍豆,岂不自厌安敢避。
人生谋食亦可悲,世上舍閒皆失计。
西来有人话吾邑,颇说山川慰人意。
寄诗莫惮凭驿传,对酒惜哉无子醉。
到官便扫琴书室,有客过我行当至。
疏泉养笋待子吟,更采山刍秣君骥。
《惜别赠子中昆仲二首·其二》【宋·张耒】我年十八从先生,今也相逢得三子。坐思前事且十年,嗟我不才老将俟。子中兄弟气清拔,粲若瑶环与琼珥。逸足骏马不受羁,凌跞奔驰动千里。先生声名二十载,乃得姻娅皆文士。我今贺子得所遭,非我先生谁办此。定交自恨相知晚,漫浪一官非我志。论文终日坐忘归,欲别出门还顿辔。我如辕驹幸刍豆,岂不自厌安敢避。人生谋食亦可悲,世上舍閒皆失计。西来有人话吾邑,颇说山川慰人意。寄诗莫惮凭驿传,对酒惜哉无子醉。到官便扫琴书室,有客过我行当至。疏泉养笋待子吟,更采山刍秣君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967c6a35cc1750953.html
茫茫梦泽连禾黍,断垄横冈散平楚。
登高试望竟陵城,孤烟落日知何处。
旧游如梦去莫挽,客愁冉冉还如故。
他年若问鸿轩人,堂下蔷薇应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