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海(bì hǎi)的意思:碧海指的是湛蓝的海洋,形容海水清澈透明。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俯窥(fǔ kuī)的意思:从高处向下窥视,比喻观察事物时态度傲慢、目光狭隘。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高枝(gāo zhī)的意思:指人在社会地位、职位等方面比别人高出许多。
海波(hǎi bō)的意思:形容大海波澜起伏,比喻事物变化无常或动荡不安。
壶公(hú gōng)的意思:指自以为高人一等、自命不凡的人。
两明(liǎng míng)的意思:指两种互相对立的明显事物。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明镜(míng jìng)的意思:明亮的镜子,比喻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本质的事物。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若木(ruò mù)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如大树一般茁壮成长。
手搏(shǒu bó)的意思:指用手进行搏斗或格斗,形容勇敢、不畏艰险的精神。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仙翁(xiān wēng)的意思:仙翁是指仙人或神仙。
仙山(xiān shān)的意思:指仙境或仙人居住的山岳。也比喻幻境或理想境界。
杖头(zhà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智慧或才能的极限,也指人的头脑和智慧。
万壑千岩(wàn hè qiān yán)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山峰众多。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范谦所作,题为《壶公山》,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壶公仙山的奇幻景象。诗中以“壶公仙山”开篇,点明主题,随后展开对这座仙山的奇特景观的描述。
“我闻壶公仙山天下奇”,诗人首先表达了对壶公仙山的惊叹之情,认为其非凡独特,超乎寻常。“俯窥碧海波琉璃”,诗人从视觉角度出发,将碧海比作琉璃,形象地描绘出海面的清澈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仙山的神秘与超脱世俗。
“东西日月两明镜,挂在扶桑若木之高枝”,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日月比作明亮的镜子,挂在东方的扶桑树上,不仅展现了日月的光辉与壮观,也寓意着仙山的高远与神圣。扶桑与若木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常被赋予生命与光明的象征意义。
“壶中仙翁握真宝,手搏日月自颠倒”,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仙翁在壶中的生活情景,他拥有真正的宝藏——掌握着自然界的规律,甚至能够颠倒日月的运行,展现出仙翁的超凡能力与智慧。
“杖头更觉天地宽,万壑千岩恣幽讨”,最后两句通过仙翁手持的杖头,表达了他对广阔天地的感知与探索欲望,无论是深邃的山谷还是千岩万壑,都能成为他自由探索的对象,体现了仙翁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山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