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真阳峡十首·其七》
《出真阳峡十首·其七》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只言英石南中,未识真一两峰。

遮莫坡陀将不去,将诗描取小玲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玲珑(líng lóng)的意思:形容器物小巧精致,也用来形容人的机灵聪明。

南中(nán zhōng)的意思:指南方的中部地区,也指南方。

坡陀(pō tuó)的意思:形容事物高低不平或不稳定。

识真(shí zhēn)的意思:识别真实,辨别真假

一两(yī liǎng)的意思:指极其微小的数量,形容非常少或微不足道。

英石(yīng shí)的意思:指非常坚硬的石头,比喻心地坚定、意志坚强。

遮莫(zhē mò)的意思:遮莫是指遮掩、掩盖。

真阳(zhēn yáng)的意思:真阳指的是太阳的真实光芒,比喻真理、正义和光明。

注释
只言:仅听说。
英石:一种名贵的石头。
冠:居首位。
南中:南方地区。
未识:未曾见过。
真阳:可能指阳山,也可能暗指某座山的精华。
一两峰:一两座山峰。
遮莫:不管怎样。
坡陀:形容山势起伏不平。
将不去:无论如何都不带走。
将诗描取:用诗描绘。
小玲珑:形容景色精致小巧。
翻译
只听说英石在南方独占鳌头
却未曾见识过真正的阳山双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人杨万里所创作的,收录在他的《出真阳峡十首》中。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山川之美景与探求自然之情怀。

"只言英石冠南中,未识真阳一两峰。"

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真阳峡的向往和好奇之心。"英石"指的是峭拔、壮丽的岩石,而"冠南中"则形容其雄伟的姿态。"未识真阳一两峰"表明诗人对于真阳峡的具体山峰尚未有深入的了解,反映出一种探索的欲望。

"遮莫坡陀将不去,将诗描取小玲珑。"

这里诗人表达了即使是在遮蔽和幽深的地方,也要去探访("将不去"),而且用诗歌来记录这次旅行中的所见所感,"将诗描取"意味着以诗意捕捉山水之美,而"小玲珑"则形容那些细腻和精致的景色。整体上,这两句传递出一种对自然之美无限向往,以及通过文学创作来记录和传达这种美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示了杨万里先生深厚的山水情怀,以及他对于大自然中壮丽景象的热爱和细腻描绘。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乡人项服善宰鄱阳有政声人惜其去用郡圃栽花韵作诗数篇叙别遂和以送之·其四

公真有德如元令,我愧无才似李华。

话别芝堂倾竹叶,送行鄱水涨桃花。

眼看三匝乌逢月,心羡齐飞鹜趁霞。

它日相期访刘阮,分桃采药饮胡麻。

(0)

次韵李怀安赠何宪五绝·其三

梦魂闻说到无何,曾共神官壮者哦。

妙墨雄文满天下,士衡应亦患才多。

(0)

腊尽日又雪洪复作五白诗再和·其二

日掩云间色,榆栽天上株。

芳联仙桂籍,穷送旧桃符。

远岫明庐阜,澄江接带湖。

宣麻开晋国,入蔡忆金吾。

(0)

闰月三白三首·其一

闰月生明后,江天未腊时。

风翻禹门浪,花糁月宫枝。

照夜皎珠树,秀庭祥玉芝。

定知年大有,何止麦相宜。

(0)

元宵邻里携具就弊庐张灯辞之不获因成一绝

凶年犹幸在家乡,邻里相过具豆觞。

我辈忍将灯照眼,游人多是火烧肠。

(0)

再用前韵.呈司理

论文尊酒意欢然,蜡炬高烧夜色鲜。

得婿端同权相国,传经更似老韦贤。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