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花古塼衮香絮,院静帘垂明燕语,沉炷销来烟半缕。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勃姑(bó gū)的意思:形容事物迅速发展,蓬勃向前。
采桑(cǎi sāng)的意思:指照顾别人的儿女或养育别人的子女。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家蚕(jiā cán)的意思:指在家中培养蚕,比喻在狭小的环境中生活。
老妇(lǎo fù)的意思:指年老的妇女,也可用于比喻某些事物的老旧、陈旧。
勤苦(qín kǔ)的意思:勤奋努力,辛勤劳作
人家(rén jiɑ)的意思:人家指别人或他人,多用于指代对方的家庭、身份或情况。
桑叶(sāng yè)的意思:指虚假的遮掩,掩盖真相。
桑椹(sāng shèn)的意思:比喻事物到了成熟的时候。
屋头(wū tóu)的意思:指屋顶上的头部,比喻在某个地方最高处的人。
燕语(yàn yǔ)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出众的人。
柱础(zhù chǔ)的意思:柱础是指支持建筑物的基石,比喻事物的基础或根本。
- 翻译
- 桑葚熟了,养蚕的农事正紧,清晨采桑,桑叶还带着露水。
屋檐下绿意浓郁,老妇人勃姑的啼声回荡,柱础上晨露未干,滴滴答答如汗水流淌。
家家户户的蚕已老,妇女们勤劳辛苦,银手镯忙碌地穿梭在雾气中催促着工作。
纺织的花朵图案的古砖上,铺满了洁白的丝絮,院落寂静,只有燕子呢喃,香烟袅袅,只剩半缕。
- 注释
- 桑椹:成熟的桑果。
蚕务:养蚕的工作。
带晓:清晨。
勃姑:对老妇人的称呼。
柱础:支撑房屋的柱子底部。
朝朝:每天早晨。
银钏忙催:银手镯忙碌地催促。
方花古塼:有花卉图案的古砖。
衮香絮:堆积如山的丝絮。
明燕语:明亮的阳光下燕子的叫声。
沉炷:燃烧的香烛。
烟半缕:烟雾只剩下一缕。
- 鉴赏
这首宋朝赵孟坚的《采桑曲》描绘了一幅江南农村春日采桑图景。首句“桑椹紫来蚕务急”,写桑葚熟透,暗示了养蚕季节的繁忙。次句“带晓采桑桑叶湿”,清晨时分,妇女们带着露水采摘桑叶,可见其辛劳。
“屋头绿暗勃姑啼”一句,通过鸟鸣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勃姑鸟(即杜鹃)的啼叫与忙碌的采桑形成对比。“柱础朝朝汗流出”则进一步刻画了农妇们劳动的艰辛,连柱础都仿佛被汗水浸湿。
接下来,“人家蚕老妇勤苦”直接赞美了蚕妇们的勤劳,而“银钏忙催隔窗雾”则通过银钏的快速动作和隔窗的雾气,形象地描绘了她们动作敏捷的采桑场景。
“方花古塼衮香絮”描绘了蚕茧洁白如絮,满室生香的丰收景象,而“院静帘垂明燕语”则以燕子的呢喃声反衬出院落的宁静与祥和。最后,“沉炷销来烟半缕”以香烟袅袅,暗示着蚕事的繁忙和生活的温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展现了古代江南农村采桑养蚕的繁忙景象,以及劳动者们的辛勤与喜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霞客绮年时有端丽之誉既归余京师王妃贵妇争交欢之今虽老我固及其姣且好昔人誉妻语也书题二十年前为新妇时照片·其二
少年才调誉韩翃,惭愧飞花句满城。
顾影未除公子气,娶妻难得美人名。
却因多难依严武,岂有长贫似马卿。
辜负一年好风景,西楼柳暗百花明。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偈颂九十三首·其七十四
尘起一毫,沤生全潮。如海之深,似天之高。
明明了了,历历昭昭。风飒飒,雨萧萧。
光路宕,赤条条。无生国,路不遥。
豁开功德藏,提起般若刀。
百宝光中垂雨露,五须弥顶溪波涛。
还源无别旨,今日与明朝。
云间孙子开炉熬,林下一声婆饼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