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险偏横树,溪回屡渡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外(ché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安静和宁静。
渡桥(dù qiáo)的意思:过桥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萝薜(luó bì)的意思:指贪图小利而不顾大局的人。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收方(shōu fāng)的意思:接受对方的建议或意见。
潇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轻松自如,不受拘束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云聚(yún jù)的意思:云彩聚集,形容人们聚集在一起。
竹舆(zhú yú)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行为受制于旧观念、陈规旧习,无法进步或创新。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曹鋡的《入山晓行》描绘了一幅清晨入山的清新景象。首句“竹舆随径转”,以轻盈的竹制小车(舆)在蜿蜒的小径上穿行,展现了山路的曲折与自然的亲切。接下来,“萝薜挂烟霄”写藤蔓植物攀附于山岩,如烟似雾,弥漫在半空,增添了神秘与幽深的氛围。
“石险偏横树”,险峻的石头路旁,树木顽强地生长,显示出大自然的力量和生机。而“溪回屡渡桥”则描绘了溪流曲折,需要多次过桥的情景,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崎岖与行进的趣味。
“雾收方见日,云聚即成潮”两句,通过天气变化,展现出早晨雾气散去后阳光初照,以及云朵聚集如同潮水般的壮观景象。最后,“潇洒红尘外,青山认寂寥”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喧嚣,沉浸于青山之中,感受到的宁静与孤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早行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生活的超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征部乐
往时欢聚,云散雨绝真堪惜。数三载、天涯浪迹。
应每祗、寻问消息。相思字,凭鳞翼。
又却恐、海波漂溺。
念到此、永夕无眠,月照帘帏想颜色。
传言信否,南来北去,流转几遭锋镝。
幸自有、心情长在,沈腰如旧,何用量宽窄。
渐暮砧初拭。为寄远、捣衣声急。
度曲阑、隐隐风回,断续闻刀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