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瀚章联》
《挽李瀚章联》全文
清 / 范当世   形式: 对联

与曾左胡骆百战成功,比投老家园浸灌滋培,还使门闾气允固;

历道咸同光四朝全盛,迄考终里第伤亡殄瘁顿教天地凄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战(bǎi zhàn)的意思: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战功卓著。

成功(chéng gōng)的意思: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帆风顺。

顿教(dùn jiào)的意思:形容一下子就明白了,突然顿悟

家园(jiā yuán)的意思:家园指的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也代表着家庭和家人。

浸灌(jìn guàn)的意思:浸泡灌溉,比喻长时间不断地教育或灌输

考终(kǎo zhōng)的意思:指考试结束或考试的结果已经确定。

老家(lǎo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故乡或出生地。也可用于指代家人或亲人。

里第(lǐ dì)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名列前茅,居于首位。

门闾(mén lǘ)的意思:指家门口的门槛,也泛指家门。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全盛(quán shèng)的意思:达到最高点,极盛的状态

伤亡(shāng wáng)的意思:指死亡和受伤。

殄瘁(tiǎn cuì)的意思:指身心俱疲,精疲力竭。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同光(tóng guāng)的意思:指夫妻同享荣华富贵,共同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

投老(tóu lǎo)的意思:投老指投奔老师或者投靠老师,表示寻求保护或指导。

咸同(xián tóng)的意思:指观点、意见或言论相同。

滋培(zī péi)的意思:滋养培育,使事物得到良好的生长发展。

鉴赏

此挽联以沉痛之笔,悼念李瀚章将军。上联赞其戎马一生,功勋卓著,虽已高龄归隐田园,仍不忘培育后人,使得家族之气得以稳固。下联述其历经晚清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盛世,直至寿终正寝于故里,却因生前之牺牲,让天地为之感伤,一片凄凉。此联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寓含了对其一生功绩与牺牲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范当世

范当世
朝代:清

范当世(1854~1905))字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铜士。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光绪时入李鸿章幕府,常相与谈论政事,自负甚高,而终身坎坷。诗多沉郁苍凉之作,著有《范伯子诗文集》。2008年4月16日,“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开馆。
猜你喜欢

白马篇

冥冥子规林,萧萧绿杨路。

白马谁家儿,扬鞭西南去。

去去知何为,不辞还泞苦。

阴阳速相禅,乾坤几新故。

丈夫慎驰骛,出门已艰步。

悠悠独鸟没,雾暗连村树。

(0)

张道人开华盖山路

我家紫玄洞天前,洞天仰与天相连。

羊肠诘曲石荦确,每欲飞上愁攀缘。

道人可是坚愿力,开辟大道何坦然。

一跻从此出世外,着我直透昆崙巅。

浮丘握手莞尔笑,与子别去何千年。

(0)

登天王台

楼阁荆榛几变更,登临祗见古人情。

当年胜迹无人问,依旧春风草又生。

(0)

历下官署杂咏·其一

即此称官隐,俄延遂一周。

俸钱差不薄,饱食尚何求。

静几香堪炙,尘床印懒收。

本无迁客意,行住总夷犹。

(0)

友人席次闻杨维节白下讣悼之

剪烛更阑话未休,俄成悲怅向虔州。

心争短晷常疑佛,力尽危条可耐秋。

哀尔积思何太苦,念予住世倏如浮。

推诚济物天须惜,岂有斯人不暂留。

(0)

又赋伤心行·其四

不记千声苦,思穿夜漏馀。

空林叫月鬼,闷雨突群猪。

险怪敲唇硬,孤清著眼疏。

飞黄看不了,彳亍自蟾蜍。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