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残僧不守,流散寄他村。
我以寺为家,见佛即慰存。
海天流日夜,送月复迎暾。
剔起佛前灯,残经聊自温。
怖鸽(bù gē)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令人害怕或讨厌。
风檐(fēng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檐口,比喻危险的边缘或者极其危险的地方。
鼓严(gǔ yán)的意思:指严厉批评、斥责。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街鼓(jiē gǔ)的意思:形容喧嚣、热闹的场面。
金盆(jīn pén)的意思:金盆指的是用金盆盛放的器皿,比喻对人非常看重或优待。
老佛(lǎo fó)的意思:形容人的面相慈祥、慢条斯理,像佛陀一样的样子。
流散(liú sà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分散、离散、流失。
前灯(qián dēng)的意思:指引前进的灯光,比喻前途的希望和指引。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忘其(wàng qí)的意思:忘记,不再记起
慰存(wèi cún)的意思:安慰和怀念已故的人。
无门(wú mén)的意思:没有门路,没有出路
锡杖(xī zhàng)的意思:指古代僧人所用的金属杖,比喻高僧、高人的德行和修为。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荒凉的寺庙景象,通过诗人个人的情感与行动,展现了对佛教信仰的深切感悟。
首句“野寺半无门”,点出寺庙的荒废,暗示了其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接着“老佛忘其尊”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佛像以生命,表达出时间流逝,佛像也失去了往日的庄严与被尊崇的状态。随后,“院残僧不守,流散寄他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衰败,僧侣们因故流离失所,不再守护这片圣地。
诗人自述“我以寺为家,见佛即慰存”,显示出他对寺庙的深厚情感,即使在寺庙荒废之时,仍以佛为伴,寻求心灵的慰藉。接下来的“海天流日夜,送月复迎暾”两句,以自然界的循环更替,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不变的真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宇宙规律的深刻理解。
“欲持锡杖尖,挑破黄金盆”一句,形象地展示了诗人试图打破常规,寻找新的精神寄托,或许是在寻求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真理。而“阶树定猿守,风檐怖鸽莽”则通过动物的反应,侧面反映了寺庙环境的寂静与荒凉,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存。
“街鼓严净夜,人语寂黄昏”描绘了夜晚的寺庙,虽然周围世界依然喧嚣,但寺庙内却保持着一份宁静与庄严。最后,“剔起佛前灯,残经聊自温”表达了诗人深夜独自诵读佛经,借灯火照亮心灵,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及在面对生活困境时,寻求内心安宁与精神寄托的过程。
别家秋欲幕,黄花节、深院海棠垂。
记亲荐小蛮,衾裯香烂,艳歌大妇,参昴星稀。
香奁畔,青鸾双照影,红烛对吟诗。
忽赋远游,去时恨速,不嗔人怨,来日嫌迟。
还家春已暮,樱桃熟、后园杏子离离。
却喜风轻花暖,燕舞莺啼。
且烦卿检校,香笺粉笔,待予挥洒,丽句清词。
更问床头美酒,藏得多时。
暮云高。金堂红烛初烧。
最怡情、新声一部,龟年贺老同邀。
调鸾凤、石弦清脆,振林木、猿臂飘萧。
细唱吴歈,低翻郢曲,小娥依约运居巢。
还怜取、太平吹彻,梁上细尘飘。
催羯鼓、群音中节,乐句频敲。
奏商风、吹蓬落叶,莫愁反把愁招。
消魂也、紫云寥亮,肠断矣、绛树妖娆。
才令人悲,又教人喜,雍门歌哭可怜宵。
丝兼肉、阮咸轻拨,声断转无聊。
推樽起、吾为楚舞,休弄檀槽。
先生今日又生辰。何幸作閒人。
扁舟正泊苏台下,虎丘寺、无限芳春。
踏草心情,烧香时节,蛱蝶绕罗裙。
美人嘘气总如云。兰麝暗纷纷。
玉箫金管随风度,多应是、劝我开尊。
不羡神仙,岂须富贵,醉后但称臣。
落日喧津鼓。送君行、自崖而返,马嘶人语。
挂席东南书千帙,坐近水云窗户。
正岸柳、汀花堪数。
却叹生平游历遍,问江山、如此家何许。
慈母笑,茹荼苦。征衣当日轻乡土。
最沉吟、蓬蒿三径,去来无主。
一片钟陵青青在,筑傍东山棋墅。
对流水、几家贫窭。
稚子侯门松菊静,笑诸公、衮衮终■补。■浪阔,放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