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远通涧,垒山高过城。
秋灯照树色,寒雨落池声。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夜晚独处时的情景和心境。"朝朝眉不展,多病怕逢迎"表达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不好,每天早晨脸上没有笑意,害怕别人来探望,可能是因为他不愿被打扰,或者是对外界有所排斥。
接下来的两句"引水远通涧,垒山高过城"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场景,似乎诗人通过改造自然环境来营造一种私密和安宁的空间。这里的“引水”、“垒山”都在强调个人对于自我空间的主宰和隔绝。
第三句"秋灯照树色,寒雨落池声"则转向夜景描写,秋夜的灯光映照着树木,发出柔和的光线,同时远处传来冷冽的雨声,这些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
最后两句"好是吟诗夜,披衣坐到明"则显示了诗人在夜晚的宁静中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吟诵自己的诗作,直至黎明。这里“披衣”意味着不只是身体上的舒适,而是心灵的解放和自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夜间独处生活状态的展现,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内心平静的心境。
毋暴虎,毋暴虎,虎亦天生不可侮。
依山负隅作咆哮,一怒风生鸣雷鼓。
有牙类戟爪如钩,无翼能骧亦能舞。
山灵石怪助凶威,妖狐弱狼为奴虏。
汝能有力如孟贲,汝虽有足如夸父。
引手莫能扼其吭,张拳莫能脱其距。
齐人之众不敢撄,攘臂下车笑冯妇。
曾闻千兵与万弩,反成嚇倒卧泥土。
赤身直欲犯其锋,何异饷肉饱其肚。
毋自苦,毋自苦,汝有妻孥与父母。
饥餐渴饮足聊生,竟自投生亦何补。
我知天道久应还,此物终须雷一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