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闻 李 夷 遇 下 第 东 归 因 以 寄 赠 唐 /薛 能 囊 中 书 是 居 山 写 ,海 畔 家 贫 乞 食 还 。吾 子 莫 愁 登 第 晚 ,古 人 惟 爱 贱 游 闲 。舟 行 散 适 江 亭 上 ,郡 宴 歌 吟 蜡 烛 间 。从 此 乐 章 休 叙 战 ,汉 兵 无 阵 亦 无 蛮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登第(dēng dì)的意思:指考中进入科举及格的人。
歌吟(gē yín)的意思:指歌声悠扬,吟咏动人。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海畔(hǎi pàn)的意思:指海边、海滨。
蜡烛(là zhú)的意思:比喻自我牺牲,为他人照明或服务。
乐章(yuè zhāng)的意思:形容人生活愉快、心情轻松。
莫愁(mò chóu)的意思:不必担忧、不必忧愁
贫乞(pín qǐ)的意思:形容非常贫穷,生活困苦。
乞食(qǐ shí)的意思:指以乞讨为生,靠向别人讨要食物来维持生计。
散适(sàn shì)的意思:散适是指散乱、零散的事物适合、合适。
吾子(wú zǐ)的意思:指自己的儿子,也可以泛指自己的后代。
行散(xíng sàn)的意思:指人们分散行走,离开原来的集体或队伍。
宴歌(yàn gē)的意思:指宴会上的欢乐歌唱。
中书(zhōng shū)的意思:指被任命为官员的人,也指官吏。
- 翻译
- 书信来自深山居士,海边家中贫困只能乞食度日。
孩子,你不必担心科举登第太迟,古人更欣赏悠闲的贫贱生活。
乘船漫游至江亭,郡里的宴会中歌唱吟诗在蜡烛光下。
从今以后,不再讲述征战之事,汉军无需列阵,蛮族也已平息。
- 注释
- 居山写:深山中的居士所写。
海畔:海边。
乞食还:乞讨食物回家。
吾子:您,对年轻人的尊称。
贱游闲:贫贱而悠闲的生活。
舟行散适:乘船随意漫游。
郡宴:郡里的宴会。
蜡烛间:在蜡烛光下。
乐章:歌曲或乐曲。
叙战:讲述战争。
汉兵:汉军。
无阵亦无蛮:无需列阵对抗蛮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书房里写作,生活贫困,不得不去海边乞食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态度,劝勉后辈不要急于功名利禄,而是要像古人那样享受平凡和自由的乐趣。在自然风光中畅游,参加宴席时高声歌唱,这些都是诗人追求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则表明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希望远离战乱,保持一份内心的平静。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精神自由和艺术创作的向往。他并不追求功名,而是更注重生活中的小确幸,以及对文学和自然美景的享受。这样的态度体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超脱与豁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永嘉怀古
永嘉东南尽,倚棹皆可究。
帆引沧海风,舟沿缙云溜。
群山何隐磷,万物更森秀。
地气冬转暄,瞑氛阴改昼。
缅怀谢康乐,伊昔兹为守。
逸兴满云林,清词冠宇宙。
尝游石门里,胜践宛如旧。
峭壁苔藓浓,悬崖风雨骤。
岩隈馀灌莽,壁畔空泉甃。
物是人已非,瑶潭凄独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