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欺鼠困纵不逐,岂防厥类怠其守。
主人养猫不知用,谬薄狸能服花厚。
花虽利鼠乃欺主,窃狸之功亦花丑。
本末(běn mò)的意思:指事物的主次、轻重次序或次要的东西。
觇见(chān jiàn)的意思:亲眼看到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花丑(huā chǒu)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不当,出丑现形。
家人(jiā rén)的意思:指亲属、家庭成员。
狡计(jiǎo jì)的意思:指用心机、奸诈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狸猫(lí māo)的意思:指用诡计欺骗人的人或事物。
利害(lì hɑi)的意思:指事物的好坏、利害得失。
能否(néng fǒu)的意思:表示是否、能力与否
前后(qián hòu)的意思:指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所得(suǒ de)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在某种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或收益。
帖耳(tiē ěr)的意思:形容人言听计从,完全听从别人的意见或指示。
只见(zhī jiàn)的意思:只能看到某一方面,其他方面无法看到或者没有看到。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这首宋代诗人强至的诗《二猫诗》描绘了一个日常场景,但寓言般地揭示了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微妙和人性的讽刺。诗中,狸猫捕获了老鼠却没有立即享用,而花猫乘机偷走了这个猎物。家人并未察觉实情,误以为是花猫的功劳,反映出主人对两只猫的偏见和认知上的错误。
诗人通过这个故事,批评了主人对花猫的过度宠爱和对狸猫的低估,指出花猫看似能干,实则利用了狸猫的辛劳,而狸猫虽然被误解,却仍然坚守职责。诗中“花虽利鼠乃欺主,窃狸之功亦花丑”一句,点明了真正的价值并非表面的功绩,而是内在的品质和忠诚。
最后,诗人感叹这种颠倒的现象在人间司空见惯,暗示了社会上可能存在的类似问题,即对表象的盲目信任和对实质的忽视。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