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泉林得灵字·其二》
《过泉林得灵字·其二》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从来第一数中泠,洗笔题为品水亭

山有专名兼字慧,石因漱润可云醒。

响传濑底同人语,涛沸铛中作雨听。

好摘蒙嵓花叶煮,茶香泉味总通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漱润(shù rùn)的意思:用清水漱洗,使之湿润。比喻通过学习和修养使心灵得到滋润。

数中(shù zhōng)的意思:计算出实际情况或结果。

水亭(shuǐ tíng)的意思:水亭是指建在水边的亭子,也用来比喻临水而建的房屋。

通灵(tōng líng)的意思:指能够与灵魂或灵体进行沟通,亦可指人与人之间沟通无障碍。

同人(tóng rén)的意思:指志趣相同的人,亦可指同好、同道。

香泉(xiāng quán)的意思:指美好而清新的泉水。

中作(zhōng zuò)的意思: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

中泠(zhōng lí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状态安闲、宁静。

专名(zhuān míng)的意思:

◎ 专名 zhuānmíng
[proper name] 指人名、地名、机关团体名之类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范景文所作的《过泉林得灵字(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游览泉林时,对泉水的赞美与感悟。首句“从来第一数中泠”以“中泠”泉水开篇,点出此泉之名,暗示其为佳水之首。接着“洗笔题为品水亭”,诗人以泉水为灵感,创作了一座品水亭,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融为一体。

“山有专名兼字慧,石因漱润可云醒。”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泉水周围的环境,山峰有名字且蕴含智慧,石头在泉水的滋润下仿佛能让人清醒。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响传濑底同人语,涛沸铛中作雨听。”这两句则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泉水在岩石间流淌的声音仿佛在与人交谈,而波涛翻滚如同锅中煮沸的雨水声,形象地表现了泉水的动态美。

最后,“好摘蒙嵓花叶煮,茶香泉味总通灵。”诗人表达了自己喜爱在此煮茶品尝的想法,认为泉水与茶叶的结合能够激发心灵的灵性。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表达了他对生活品质的高雅品味。

整首诗通过对泉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寄茂枯林上人

吴山一何丽,湖水清且瀰。

天高灏气浮,我行适其时。

陂长秋意住,蘋末来清飔。

扁舟日来往,薄宦焉能羁。

山中耆旧人,吟啸相追随。

茶笋尽禅味,风月多襟期。

胡为滞江表,一钵营朝饥。

何当归来乎,共赋丛桂枝。

(0)

霜岩石室·其四

满林翠雾湿麻衣,山影遥侵白板扉。

竹石无心吾所畏,烟霞有疾不须医。

梦骑鹤处天逾阔,歌遏云时花不飞。

燕子归来背人去,吾庐无地可栖迟。

(0)

北山别业三十八咏·其九陈氏山林春日杂兴

剩水残山瘴海滨,一丘一壑可全真。

月华虽死犹随我,春色为尘亦污人。

石护生香成石乳,花连别树作花身。

他年终拟忘名氏,碣石桐江理钓纶。

(0)

春日·其一

处处春风满,东皇信不偏。

蘼芜穷远目,梅柳共新年。

白水暖浮日,碧山晴吐烟。

清时多乐事,敢拟卜居篇。

(0)

芦雁四咏飞鸣宿食·其一

肃羽遵寒渚,渡江芦叶黄。谁云南去远?

不敢过衡阳。

(0)

诗瓢

雨蔓霜藤老翠壶,吟边不是酒葫芦。

剖开架上轮囷玉,著尽胸中错落珠。

满贮苦心留宇宙,深藏清气付江湖。

谁家半腹能千首,为问山人果在无?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