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春水仙花·其三》
《暮春水仙花·其三》全文
明 / 钟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万花如燄柳如烟,常恐冰绡畏不前。

曾在水边衣不湿,可知入火不能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衣(biān yī)的意思:指边境地区的群众因为生活困难而不得不穿的破旧衣服。

冰绡(bīng xiāo)的意思:形容纤细、轻柔、透明的样子,比喻文笔清丽、诗文华美。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入火(rù huǒ)的意思:指人性情急躁,容易发怒。

鉴赏

这首诗《暮春水仙花(其三)》由明代诗人钟惺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仙花在暮春时节的美丽与坚韧。

首句“万花如焰柳如烟”,以“万花”和“柳”为背景,将水仙花比作火焰与烟雾,形象地展现了水仙花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的鲜明色彩与飘逸姿态。这里的“如焰”不仅指颜色鲜艳,更强调了水仙花生命力的旺盛与热烈;“如烟”则描绘了水仙花在轻风中的摇曳,仿佛是轻柔的烟雾在空中舞动,既表现了花朵的轻盈,也暗示了其在自然界的飘渺之美。

次句“常恐冰绡畏不前”,运用了“冰绡”这一比喻,将水仙花比作珍贵的丝绸,表达了对水仙花纯洁无瑕、高雅脱俗的赞美。同时,“常恐”二字流露出诗人对水仙花的深深敬意与担忧,担心这种美好会因外界因素而受损,进一步突出了水仙花的脆弱与珍贵。

后两句“曾在水边衣不湿,可知入火不能然”,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强化了水仙花的特性。前一句“曾在水边衣不湿”暗示了水仙花即使在湿润环境中也能保持自身的洁净与优雅,象征着其生命力的强大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后一句“可知入火不能然”则强调了水仙花即使面对极端环境,也能保持其本质不变,展现出其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这两句不仅赞美了水仙花的自然属性,也寓意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坚守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更蕴含了对生命力量、坚韧精神以及美好品质的深刻思考与赞美。

作者介绍
钟惺

钟惺
朝代:明   字:伯敬   号:退谷   籍贯: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   生辰:1574~1624

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猜你喜欢

题静学卷·其四

古今吾道本难精,每与空虚佛老争。

肯识一毫千里意,人间真拜李延平。

(0)

神堤

呜呼,河伯不仁。

令受民于天子,戕吾民,令宁当以身。

民为鱼兮,令不忍独生。

长鲸利齿饥蛟舞,欲诉冯夷逢帝怒。

可怜恨比沧溟深,碧血空斑堤畔土。

令有一片心,不化精卫魂,化为砥柱坚。

精卫只解衔木石,砥柱万古回狂澜。

呜呼,古之名贤率以死守职,公独不幸而罹不测。

君不见汉王尊、宋苏轼。

(0)

青县

濯濯荒郊鸟不啼,孤城早锁夕阳西。

两间土屋三家突,一石河流五斗泥。

(0)

咏陈生际槎轩·其二

舸舰宁千万,纷纷此地过。

飞篷各自急,逐利定谁何?

水涨蛟龙怒,风惊波浪多。

何如茅屋下,终日醉颜酡。

(0)

西泺渔樵

水国禾生秋雨余,家家生计在樵渔。

短镰刈得乾芦荻,乞火船头煮白鱼。

(0)

夜泊流河

静海南来百里过,驿亭官舫是流河。

帆樯遥见悬灯日,时听烟中发棹歌。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