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毗卢:指毗卢遮那佛,佛教中的智慧象征。
足趺:双足交叉而坐,佛教修行者的姿势。
照耀:发出强烈的光芒。
世界海:比喻无尽的宇宙或众生。
旋岚:疾速旋转的暴风。
黑风:形容风势猛烈,乌云密布。
到岸:比喻达到某种目标或境地。
自在:自由自在,解脱的状态。
- 翻译
- 毗卢佛的双脚光芒四射,照亮了无边的世界海洋。
瞬间狂风怒卷乌云,到达彼岸后身心获得自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以皮鞋底赠石推官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毗卢佛的形象和动作作为象征,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无碍的人生哲理。
"毗卢足趺光",毗卢是佛教中智慧与慈悲的象征,足趺即跏趺坐,寓意智慧的光芒普照世间,如同佛陀的智慧照亮了世界的海洋。这里运用了佛教意象,寓言深远。
"照耀世界海",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智慧之光照亮了生活的广阔领域,如同大海一般深广无垠。
"旋岚黑风起",旋岚是指旋转的暴风,黑风则象征生活中的困难和烦恼。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艰难险阻。
"到岸得自在",这里的"岸"可以理解为彼岸,即超越困难后的解脱和自由。诗人借此表达,即使面对风雨,只要坚持智慧的指引,就能抵达内心的宁静和自在。
整首诗以皮鞋底这一日常物品为引子,寄寓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禅意和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梅芳近.纪梦
生事抛,偷閒好。身已蓬莱到。
金银宫阙,灿烂寒花烛龙照。
袖轻云雾重,眼大乾坤小。
忽天鸡试唱,烟裂一声晓。梦将回,惊未了。
又坠荒山道。晨钟几杵,客枕孤身在江表。
蠹饥书未化,蝶稿香仍抱。柰关心,日斜仙路杳。
莺啼序.咏史,和梦窗赋荷韵
东沟旧愁未洗,又桑乾咽水。
北鸿到、问讯寒梅,著枝多少新蕊。
见说半空飞霹雳,儿童笑指天花坠。
任胡尘貂锦,归魂不入闺思。
初讯东风,撼户动幕,苦抛家浪子。
劳远望、签盼归程,雁来人总不至。
弃珠崖、画分玉斧,连环解、方劳葱指。
奈天骄、沙漠跳梁,又生他意。
愔愔巷陌,醉舞酣歌,恼春人梦寐。
驱虎豹、昆阳夜吼,震荡风雨,鼓死凭壕,防分划地,枕戈饮泪。
量沙夜唱,涸鱼空望,西江润赋,流离琐尾悲逋瘁。
腥潮怒吼,重重摧折藩篱,涨到武陵源里。
兴亡有责,鲁国孤嫠,也抛红怨翠。
今又报、燕云肩背,俯瞰秦城,饮马泉乾,宿乌宵起。
渔阳鼙鼓,霓裳惊破,吴山高处人立马,恐长江、天堑终难恃。
伤心木客,秋吟当哭,长歌泪盈茧纸。
《莺啼序.咏史,和梦窗赋荷韵》【清·杨玉衔】东沟旧愁未洗,又桑乾咽水。北鸿到、问讯寒梅,著枝多少新蕊。见说半空飞霹雳,儿童笑指天花坠。任胡尘貂锦,归魂不入闺思。初讯东风,撼户动幕,苦抛家浪子。劳远望、签盼归程,雁来人总不至。弃珠崖、画分玉斧,连环解、方劳葱指。奈天骄、沙漠跳梁,又生他意。愔愔巷陌,醉舞酣歌,恼春人梦寐。驱虎豹、昆阳夜吼,震荡风雨,鼓死凭壕,防分划地,枕戈饮泪。量沙夜唱,涸鱼空望,西江润赋,流离琐尾悲逋瘁。腥潮怒吼,重重摧折藩篱,涨到武陵源里。兴亡有责,鲁国孤嫠,也抛红怨翠。今又报、燕云肩背,俯瞰秦城,饮马泉乾,宿乌宵起。渔阳鼙鼓,霓裳惊破,吴山高处人立马,恐长江、天堑终难恃。伤心木客,秋吟当哭,长歌泪盈茧纸。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8567c6e3899bdc0700.html
东风第一枝.秋蛩
才响篱根,旋移墙角,商声觅更无处。
凄清时恼愁眠,断续如闻絮语。
秋娘身世,尽催换、年光迅羽。
下香阶、微叹花阴,惹得泪丝飘雨。
泣荒原、家山已破,诉归心、江帆又阻。
生涯废井颓垣,旧梦珠阑玉砌。
尽情啼煞,谁惜汝、风酸月楚。
委虫沙、劫后残魂,好趁夜凉呼取。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