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乍暖》
《乍暖》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乍暖人多困,昼长春已深。

残花红糁糁,新叶绿阴阴

山寺岩曲,湖船过水心。

钩帘醒午睡,閒觉去来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花(cán huā)的意思:指已经凋谢或残缺不全的花朵,比喻事物或人的状况不完整或不完美。

长春(cháng chūn)的意思:长久的春天,指事物长期兴盛、繁荣的状态。

过水(guò shuǐ)的意思:指通过水流过,形容事物被冲刷洗涤或经历了一番磨砺。

红糁(hóng shē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红润、健康有光泽。

花红(huā hóng)的意思:指赏给妓女的钱财,也泛指给人家的红包。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糁糁(shēn shēn)的意思:形容食物的味道鲜美可口。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水心(shuǐ xīn)的意思:形容人心灵善良、充满爱心。

午睡(wǔ shuì)的意思:指在午饭后小睡片刻。

岩曲(yán qǔ)的意思:形容山岩陡峭,曲折多变。

阴阴(yīn yīn)的意思:形容阴暗、阴森、阴沉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洋溢着清新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乍暖时分的自然变化和内心感受。

首句“乍暖人多困”,点明了季节转换,气温回暖,人们在温暖中略感慵懒。接着,“昼长春已深”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深入,白昼渐长,春意盎然。

“残花红糁糁,新叶绿阴阴”两句,通过对比描绘了春天的过渡阶段。残花虽已凋零,但其红色斑驳仍显眼,象征着生命的最后绚烂;新叶则蓬勃生长,一片翠绿,预示着新生与希望。这种色彩的对比,展现了春天从衰败到繁荣的过程。

“山寺依岩曲,湖船过水心”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山间寺庙依山势蜿蜒,湖面上船只轻轻划过水面,仿佛触动了内心的平静。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钩帘醒午睡,闲觉去来吟”则是对诗人个人状态的描写。午睡醒来,拉开窗帘,面对窗外的美景,诗人感到一种闲适与自在,于是吟诗抒怀。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春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情趣的独特追求。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垂虹中秋

晚来林屋仙,鸾尾扫疏烟。

未啸骑鲸侣,先遮下濑船。

一规霜囧囧,万顷玉涟涟。

拈却明河咏,收还金薤篇。

铁檠乌足拟,石鼎弗须联。

等是春风手,清谐湘水弦。

空书聊复尔,风御已泠然。

傍睨休惊怪,吟中别有天。

(0)

雪林李兄偕昌国长之官

潮涨家门雪,无风亦震雷。

饱帆蜚百尺,饥蜃吐丛台。

绡展洴鲛室,珠明剖蚌胎。

春城种花地,冷帐小蓬莱。

(0)

洪御史

山林色色昧讲明,不识更化云胡更。

或云乡来立仗马,画然勇作朝阳鸣。

邕邕逸响犹在耳,宠以官名只三字。

昔人谩煮水银银,妄冀锱铢相比类。

衮衮王言独超绝,盘诰丁宁古无别。

眼两腰重不自荣,回向高堂一簪雪。

只今又上四紧头,准拟钧天侍冕旒。

弹压风烟看制胜,取之左右皆相应。

(0)

长兴赵可斋辟扬州别驾

清俯箬溪流,裴回水上楼。

同心独陈桧,别乘半扬州。

斗酌江分暝,轮空月碾秋。

琼花难驿寄,花露记珍投。

(0)

玉树曲

翠袖薄,霞裾飘,盈盈不动金步摇。

步摇金扶翠翘玉,只知今夕欢难足,不知明日欢难续。

瑶姬自是能吟女,璧合知还旧躔度。

古菱花试小龙文,双鸾舞处亭亭分。

(0)

吴秀州自通判即真

乡来风月渺鸿沟,已属而今第一流。

九转可曾图速效,双旌何足叹迟留。

暂纡青绶宣新化,应对黄花动古愁。

倘有无人耕处地,欲投瘦策问菟裘。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