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闻 望 之 解 舟 宋 /王 安 石 子 来 我 乐 只 ,子 去 悲 如 何 。谓 言 且 少 留 ,大 舸 已 凌 波 。闇 黮 虽 莫 测 ,皇 明 迈 羲 娥 。修 门 归 有 时 ,京 水 非 汨 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皇明(huá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如皇帝的光芒,形容光明正大、光彩照人。
乐只(lè zhī)的意思:形容人非常快乐,只知道笑。
凌波(líng bō)的意思:在水面上行走,形容轻盈灵活。
汨罗(mì lu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猛、勇敢。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谓言(wèi yán)的意思:谓言是指陈述句中的谓语部分,用于表示动作、状态或属性。在语言学中,谓言是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表达主语的动作、状态或属性。
羲娥(xī é)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子来(zǐ lái)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 注释
- 子:你。
来:到来。
我:我。
乐:快乐。
只:仅仅。
去:离开。
悲:悲伤。
谓:说。
且:暂且。
少:稍微。
留:停留。
大舸:大船。
已:已经。
凌:越过。
闇黮:昏暗不明。
皇明:皇上的光辉。
迈:超过。
羲娥: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和月亮女神。
脩门:指京都的城门。
归:回归。
京水:京都的水。
汨罗:古代楚国的河流,屈原投江之处。
- 翻译
- 你来时我心中欢悦,你离去让我悲伤。
曾说暂作停留,但大船已启航在水面。
黑暗深沉难以揣测,但皇上的光辉超越羲和嫦娥。
终有回归之时,京都之水并非汨罗江。
- 鉴赏
诗人表达了对亲人临别的复杂情感,既有欢乐也有悲伤。"子来我乐只,子去悲如何"这两句直接抒发了离合之痛,强烈的情绪变化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谓言且少留,大舸已凌波"则是对时间流逝和告别无奈的一种表达。亲人虽然请求多陪伴一段时光,但客船已经乘风破浪,离去在即。这不仅描绘了实际的离别场景,也象征着人生旅途中不断地与亲情告别。
"闇黮虽莫测,皇明迈羲娥"一句,则是用宇宙之大来比喻人间纷扰复杂的情感和事物的不确定性。即使在光明正大的日子,也难免有阴霾掩映,人生亦如此充满变数。
最后两句"脩门归有时,京水非汨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某个时刻重逢亲人的期待。这里的“京水”、“脩门”都是指代之辞,隐含对故土、家园深情的眷恋之意。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复杂的心理活动,以及他对于亲情、家国的无限留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刁斗篇
匈奴铁骑动妖氛,大汉金城上属云。
始隶西宫程卫尉,还从骠骑霍将军。
将军令严鼓声急,辕门夜寒刁斗发。
淅沥频敲万古霜,凄清坐转三更月。
剥剥啄啄如有情,丁丁鍧鍧咽复鸣。
初疑玉漏传筹响,忽忆银砧捣练声。
六边健儿好身手,中夜闻之气盈肘。
匹马横度祁连道,弯弓射得单于首。
绝塞唯言奏凯歌,中原不复听刁斗。
城南少妇郁金香,织却流黄不下堂。
愿得凭风试吹去,要知此声能断肠。
雪山歌送万子
雪山高哉峞乎岌兮吾不知,几千万仞但见云峰之崔巍。
岩冰陵竞缟壑,荧石皛皬而崒嵂兮,悬猱不得度,飞乌何由回。
大峰如老翁,冕佩凌紫埃。
诸峰似儿孙,罗列芙蓉开。
江日汹涌地轴动,孤光倒曳生奔雷。
岌乎峞哉雪山之高不可以攀陟,斧斤不入松柏如麻。
霜干翳蔽,云根槎枒。渗膏结苓实,轮囷走龟蛇。
君今策驷过其下,车徒滚滚如飞沙。
何不斸取松下苓,献之堂上翁,上以介寿考,下以召祯祥。
噫吁戏,雪山之高吾不可得而名,惟有峨眉玉垒万古遥相望。
月轩为海日张侯赋
轩前月来人不知,月来岂与人相期。
张侯心中有明月,一举目间恒在兹。
昔年见月亲具在,今年见月亲何之。
玄霜徒劳至兔捣,桂树摇落秋风枝。
海昌之地亘百里,斯民父母非侯谁。
民之望侯如望月,高悬一鉴分妍媸。
公馀燕坐此轩下,中夜矫首空驰思。
琼楼玉宇在天上,安得酹入黄金卮。
霓裳不及彩衣舞,凭轩谩忆趋庭时。
天王天下民父母,光华旦旦无盈亏。
海隅苍生因不被,依光已为贤侯期。
一轩虽小关孝治,此理亦自良心推。
永锡尔类思不匮,谓子不信徵诸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