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依 前 韵 奉 送 才 元 和 甫 使 北 宋 /司 马 光 析 木 带 天 津 ,会 星 随 去 人 。扬 旍 逾 绝 漠 ,负 弩 候 前 尘 。出 塞 风 霜 苦 ,归 涂 杨 柳 春 。会 书 专 对 美 ,烨 烨 满 秋 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塞(chū sài)的意思:出塞是指从边塞地区离开,也可以指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风霜(fēng shuāng)的意思:指人经受了风吹和霜打的磨砺,比喻经历了艰苦困苦的磨砺,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负弩(fù nǔ)的意思:负重的弩弓
归涂(guī tú)的意思:指回到原来的地方,回归本位。
华星(huá xīng)的意思:指有才华、有天赋的人。
前尘(qián chén)的意思:指过去的事物或经历
天津(tiān jīn)的意思:指对人物或事物的评价或判断,意味着高明、有才华、有出息。
析木(xī mù)的意思:指将木头拆分成零散的小块。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扬旌(yáng jīng)的意思:扬旌是指高举旗帜,表示昂扬奋发的意思。
烨烨(yè yè)的意思:形容光辉灿烂、光芒四射
专对(zhuān duì)的意思:专门对付某个特定的对象或情况
- 注释
- 析木:古代二十八宿之一,象征北方。
天津:古人称银河为天河,天津指银河渡口。
华星:明亮的星星,这里指代重要人物或希望之星。
去人:离去的人,可能指使者或者远行者。
扬旌:举起旗帜。
绝漠:荒漠,极远的沙漠。
负弩:背着弓箭。
前尘:前方的尘埃,常用来比喻远方的信息或目标。
出塞:离开边塞,出征。
归涂:归途。
杨柳春:春天的杨柳,象征生机和希望。
会书:期待的书信。
专对美:专门书写美好的内容。
烨烨:形容光彩夺目。
秋筠:秋天的竹子,寓意坚韧和高洁。
- 翻译
- 析木星照耀天津,华美的星辰伴随离去的人。
高举旗帜穿越荒漠无边,背着弓箭等待前方的尘埃。
出塞的道路充满风霜艰辛,回归之路已是杨柳春风。
期待着书写美好的书信,光彩熠熠如秋竹般繁盛。
- 鉴赏
这首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语言凝练,意境辽阔。开篇“析木带天津”直译为用斧头砍伐树木来制作船只,可以比喻为通过努力和智慧开创一条道路。“华星随去人”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仿佛在说伴随行者的是那璀璨如华的繁星。
“扬旌踰绝漠,负弩候前尘”中,“扬旌”指的是高举军旗,而“踰绝漠”则形容军队跨越沙漠之远。“负弩”意为背着弓箭,“候前尘”则是在等待敌人的踪迹。这些词汇共同描绘了战士在沙漠中的英勇景象。
“出塞风霜苦,归涂杨柳春”表达了边塞将士的艰辛和对春天温暖景色的向往。“出塞”指的是出发到边塞之地,“风霜苦”则形容边塞的严寒困苦;“归涂”是返回的地方,而“杨柳春”则是那里的美丽景色。
最后,“会书专对美,烨烨满秋筠”中,“会书”意味着聚首论道,“专对美”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专注和欣赏。“烨烨”形容的是火焰燃烧时连绵不断的声音或状态,而“满秋筠”则是充满整个秋季的竹林之意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军旅生活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雨行
五日不雨中禾焦,十日不雨晚禾死。
农夫田父心烦劳,桔槔搰搰徒为尔。
俄然云起从西北,一片飞来头上黑。
六丁雷斧开天关,不尽天瓢泻甘泽。
沛如万顷之银潢,疾如江汉流汤汤。
怒如龙物腾变化,飒如白帝行秋光。
在坑满坑谷满谷,此雨何殊雨珠玉。
瓯窭汗耶无复分,但见芄芄稻花熟。
东家老翁赊酒劝,西家女儿卖钗钏。
青黄未接浑未忧,屈指丰年眼中见。
我歌不独如元丰,我歌直与康衢同。
此身愿作饭牛翁,耕田凿井尧无功,呜呼耕田凿井尧无功。
发双溪
峨峨金华城,行李何淹留。
闰十月初吉,始能具扁舟。
辉辉晴旭升,莽莽寒烟收。
篙师戒晨发,浩啸当中流。
握手谢送者,此行实夷犹。
昔为山林居,今作江海游。
抚心愧麋鹿,放迹同凫鸥。
丈夫既许国,生理焉得谋。
功成才拂衣,庶以追前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