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全文
- 注释
- 杖藜:拐杖。
随水转东冈:顺着流水转向东边的山岗。
兴罢:游兴结束后。
赴一床:回到床上。
尧桀:古代贤君桀纣,象征善恶两端。
是非:对错、是非判断。
入梦:进入梦境。
固知:当然知道。
馀习:遗留的习惯或观念。
未全忘:并未完全忘记。
- 翻译
- 拄着藜杖顺着流水转向东边的山岗,游玩尽兴后又回到那张床上。
在梦中还会出现尧和桀的是非评判,我深知自己残留的旧习气还未完全忘掉。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情感体验和对历史人物的思考。
“杖藜随水转东冈”一句,描绘了诗人手持拐杖,顺着小溪而上,在东冈游走的情景。这里的“杖藜”指的是老年人的象征,而“随水转东冈”则展现了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兴罢还来赴一床”表明诗人在外游玩疲惫后归来的状态,回到家中便躺在床上休息。这两句传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享受和追求简单安宁的心境。
“尧桀是非时入梦”一句,提及的是古代圣君尧舜与暴君桀纣,他们的善恶是非在历史长河中被不断地评价。诗人表示这些历史人物的评判有时候会进入他的梦境。
“固知馀习未全忘”则表明尽管时间流逝,但这些历史知识和文化遗产依然留存在心中,未曾完全忘怀。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