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鸣路黑边麈满,巷哭堂深短烛寒。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通 川 感 事 明 /林 俊 老 销 髀 肉 愧 征 鞍 ,目 对 人 心 日 转 难 。尽 索 丁 奇 翻 戊 校 ,几 烹 丙 穴 侑 辛 盘 。马 鸣 路 黑 边 麈 满 ,巷 哭 堂 深 短 烛 寒 。惆 怅 乱 阶 谁 首 事 ,范 阳 无 地 葬 衣 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髀肉(bì ròu)的意思:指人的大腿肉,比喻贪图安逸、奢侈享受而不思进取的境地。
丙穴(bǐng xué)的意思:指背部脊柱正中的穴位,也比喻人的心肠。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乱阶(luàn jiē)的意思:形容楼梯或台阶错乱不齐的样子。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首事(shǒu shì)的意思:指最重要的事情或首要的任务。
无地(wú dì)的意思:没有地方站脚、无处容身。
巷哭(xiàng kū)的意思:形容凄凉悲伤的情景。
辛盘(xīn pán)的意思:指吃苦受累的工作或事情。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征鞍(zhēng ān)的意思:指召集士兵上战场,也指征召人员参军。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俊的《通川感事》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动荡、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首句“老销髀肉愧征鞍”描绘了年老体衰的人感叹岁月流逝,无法再骑马征战,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责。次句“目对人心日转难”则揭示了面对人心惶惶、世事艰难的社会现实,诗人感到愈发困惑和无力。
第三句“尽索丁奇翻戊校”暗示了社会动荡,人才被频繁调动,秩序混乱;“几烹丙穴侑辛盘”则借烹饪之词,暗指战乱频仍,百姓生活困苦,连祭祀都显得凄凉。接下来,“马鸣路黑边麈满”描绘了战马嘶鸣、道路尘土飞扬的战争场景,而“巷哭堂深短烛寒”则渲染出家破人亡、哀鸿遍野的悲惨气氛。
最后两句“惆怅乱阶谁首事,范阳无地葬衣冠”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当权者的失望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于没有安身之地的悲哀,暗示了对故乡范阳(可能指代京城)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绝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明朝末期社会动荡的缩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