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别子与·其一》
《再别子与·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徐卿宠送酒如河,半醉当筵楚调歌。

握手燕山春草色,缄书西省白云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楚调(chǔ diào)的意思:指楚国的音乐、曲调,也用来形容悲伤、凄凉的音调。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缄书(jiān shū)的意思:指封存、保存信件,不让外人知晓其内容。

省白(shěng bái)的意思:节省言辞,不多说话

送酒(sòng jiǔ)的意思:指送酒款待客人,也指送别时以酒作为礼物。

握手(wò shǒu)的意思:两人用手相互握住,表示友好、合作、祝贺等。

西省(xī shěng)的意思:指通过节约开支或避免浪费而节省资金或资源。

燕山(yān shān)的意思:指山脉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雄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再别子与》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与情感。

首句“徐卿宠送酒如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友人徐卿盛情款待,送来的美酒如同河流般浩瀚,渲染出离别前热烈而隆重的氛围。接着,“半醉当筵楚调歌”一句,写出了在宴席上,饮酒微醺的状态下,友人以楚地的歌曲来表达心中的不舍与深情,音乐与情感交织,更添离别的哀愁。

“握手燕山春草色”,这一句将镜头拉远,想象握手之时,仿佛能看到燕山脚下绿意盎然的春草,象征着友情如同春草一般生机勃勃,无论离别多远,这份情谊都将长存。最后,“缄书西省白云多”,则以书信为媒介,想象着在未来的日子里,友人会寄来一封封饱含思念的信件,信中云彩缭绕,寓意着思念之情如同云雾般绵延不绝,无论相隔多远,心始终相连。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动人心弦的离别诗。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其一

辛苦道傍井,辘轳无停时。

行路日千百,若个心相知。

(0)

寄功檀行者

如何仍滞故人家,念汝辛勤泪点沙。

归语故园诸弟妹,孤僧未死海东涯。

(0)

大雪宿白塔寺静公禅室

浮屠残铎旧朝遗,扶杖何须夙有期。

雪里敲门僧定后,松间振锡鹤归时。

一炉芋火三更话,七个蒲团百丈规。

壁上灯微钟鼓寂,寒襟如水自应知。

(0)

重和四首·其三

敝絮蒙头卧,霜风奈若何。

虚庭迎木客,汲井煮桑鹅。

适性此云足,容躯不在多。

小僮存道意,袖手听长歌。

(0)

退院诗十四首·其一

生来业运满应除,幸托龙天得退居。

庐岳故丘曾有约,金轮祖席且从虚。

黄花晚节凌霜早,白竹新锄数亩馀。

自此幽栖少邻并,清谈无客或观书。

(0)

送澹西堂之海幢兼寄阿首座二首·其一

薰风又送下江船,共许青山各一天。

柳色渐深人去后,莺声偏逐马行前。

半旬云寺倾长日,几夕灯花话隔年。

若问老僧春梦足,多时曾绕木兰边。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