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板》【秦·诗经】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我虽异事,及尔同僚。我即尔谋,听我嚣嚣。我言维服,勿以为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天之方虐,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天之方懠。无为夸毗。威仪卒迷,善人载尸。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携无曰益,牖民孔易。民之多辟,无自立辟。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2567c6699ab6f58565.html
板板(bǎn bǎn)的意思:形容事物平整、光滑、整齐。
不实(bù shí)的意思:不真实,不实际,不切实际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驰驱(chí qū)的意思:形容快速奔驰、迅速行动。
刍荛(chú ráo)的意思:指粗浅、肤浅的学问或见识。
出王(chū wáng)的意思:指人物出众、才华出众,具备王者风范。
大宗(dà zōng)的意思:大规模、大量的事物或财富。
大师(dà shī)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内极具造诣、技艺高超的人。
大谏(dà jiàn)的意思:大谏是指高官进谏时所使用的言辞或行动。
殿屎(diàn shǐ)的意思:指在殿堂之上,居高临下,不顾忌他人感受,傲慢自大的态度。
多辟(duō pì)的意思:有很多种解释或说法
灌灌(guàn guàn)的意思:指用力往某个容器中注入液体,也可比喻通过不断灌输知识、技能或思想来使人受益。
管管(guǎn guǎn)的意思:指对人或事物过于关心、干预,不给对方自由发展的空间。
昊天(hào tiān)的意思:昊天意为天空,泛指天上的事物。也用来形容极高、极大。
怀德(huái dé)的意思:怀念和珍惜道德品质。
价人(jià rén)的意思:指以金钱或其他物质利益来衡量、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救药(jiù yào)的意思:救命的药物,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手段。
夸毗(kuā p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立辟(lì pì)的意思:指建立、创立一个新的事物或制度。
民有(mín yǒu)的意思:指人民共同拥有的财产、权益。
谑谑(xuè xuè)的意思:形容言语或行为轻松、幽默,带有调侃或嘲笑的意味。
丧乱(sāng luàn)的意思:形容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
善人(shàn rén)的意思:指为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的人。
上帝(shàng dì)的意思:指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
是用(shì yòng)的意思:指正确、适当地使用事物或方法,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同僚(tóng liáo)的意思:指同一个单位、同一个职业、同一个行业的工作伙伴。
维垣(wéi yuán)的意思:指修筑城墙或围墙,用以保护城市或村庄。
维翰(wéi hàn)的意思:指维护和保护诗文、文化的人。
维藩(wéi fān)的意思:指维护边境安全,保卫国家疆土的义务和责任。
维城(wéi chéng)的意思:维城意为维护城墙,保卫城市。形容人们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
威仪(wēi yí)的意思:指人的威严和仪态。
我师(wǒ shī)的意思:指自己的老师或师长。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无然(wú rán)的意思:没有道理或理由。
无敢(wú gǎn)的意思:毫不敢于,完全不敢
无俾(wú bǐ)的意思:没有什么可比较的,无法比较。
戏豫(xì yù)的意思:戏谑和豫玩,形容言语或行为轻浮、不认真。
下民(xià mí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地方时,以民众的利益为重,关心百姓疾苦,为民众谋福利。
宪宪(xiàn x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高尚,做事光明正大,守法合规。
先民(xiān mín)的意思:指古代的祖先或先辈。
嚣嚣(áo á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喧闹或嘈杂。
小子(xiǎo zi)的意思:小孩子、年轻人
泄泄(xiè xiè)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稀少、不充足。
异事(yì shì)的意思:
(1).他事;别的事。《礼记·曲礼下》:“輟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 陈澔 集说:“异,犹他也。敬心不存,则形诸外,此所以知其有他事他虑也。”《吕氏春秋·上农》:“农不敢行贾,不敢为异事,为害於时也。” 高诱 注:“异犹他也。”
(2).指职司不同。《诗·大雅·板》:“我虽异事,及尔同寮。” 郑玄 笺:“我虽与尔职事异者,乃与女同官。” 晋 陆云 《赠汲郡太守》诗:“念我同僚,悲尔异事。”
(3).不平常的事;特别事件。《韩非子·说难》:“规异事而当,知者揣之外而得之,事泄於外,必以为己也,如此者身危。” 唐 杜牧 《唐故岐阳公主墓志铭》:“郡县闻主且至,杀牛羊大为数百人供具,主至,从不二十人、六七婢,乘驴闒茸,约所至不得肉食,驛吏立门外,舁饭而返……闻於京师,众譁説以为异事。”《红楼梦》第七四回:“ 袭人 因见 晴雯 这样,必有异事,又见这番抄拣,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拣一番。”
(4).奇怪的事;难以理解的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萧子云 每叹曰:‘吾著《齐书》,勒成一典,文章弘义,自谓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 宋 苏轼 《登州海市》诗:“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清 朱之瑜 《安南供役纪事》:“然初时皆欲杀 瑜 ,后则各相敬爱……向之乘机下石者,咸相惊诧,以为异事。”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撒旦 诗人之出,殆亦如是,非异事也。”
(5).不同的事。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今之学者,以为文武异事,吾知治文事而已。”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牖民(yǒu mín)的意思:指窗户上的人,比喻不出门或不参与社会活动的人。
犹之(yóu zhī)的意思:犹之表示“好像”,“似乎”的意思。
忧谑(yōu xuè)的意思:形容忧愁、忧虑的表情或态度。
有言(yǒu yán)的意思:有话要说或有意见要表达。
自立(zì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能够独立自主地生活和工作,不依赖他人。
宗子(zōng zǐ)的意思:指家族中的继承人,也可以指家族的血脉延续。
不可救药(bù kě jiù yào)的意思:形容人或情况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如埙如篪(rú xūn rú chí)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悠扬、和谐。
询于刍荛(xún yú chú ráo)的意思:询问草丛中的小草,比喻寻找智慧或才能。
板板:反,指违背常道。
卒瘅(cuìdàn):劳累多病。卒通“瘁”。
不然:不对。不合理。
犹:通“猷”,谋划。
靡圣:不把圣贤放在眼里。管管:任意放纵。
亶(dǎn):诚信。
大谏:郑重劝戒。
无然:不要这样。宪宪:欢欣喜悦的样子。
蹶:动乱。
泄(yì)泄:通“呭呭”,妄加议论。
辞:指政令。辑:调和。
洽:融洽,和睦。
怿:败坏。
莫:通“瘼”,疾苦。
及:与。同寮:同事。寮,同“僚”。
嚣(áo)嚣:同“聱聱”,不接受意见的样子。
维:是。服:用。
询:征求、请教。刍:草。荛(ráo):柴。此指樵夫。
谑谑:嬉笑的样子。
灌灌:款款,诚恳的样子。
蹻(jué)蹻:傲慢的样子。
匪:非,不要。耄:八十为耄。此指昏愦。
将:行,做。熇(hè)熇:火势炽烈的样子,此指一发而不可收拾。
懠(qí):愤怒。
夸毗:卑躬屈膝、谄媚曲从。毛传:“夸毗,体柔人也。”孔疏引李巡曰:“屈己卑身,求得于人,曰体柔。”《尔雅》与蘧蒢、戚施同释,三者皆连绵字。
威仪:指君臣间的礼节。卒:尽。迷:混乱。
载:则。尸:祭祀时由人扮成的神尸,终祭不言。
殿屎(xī):毛传:“呻吟也。”陆德明《经典释文》:“殿,《说文》作念;屎,《说文》作吚。”
葵:通“揆”,猜测。
蔑:无。资:财产。
惠:施恩。师:此指民众。
牖:通“诱”,诱导。埙(xūn):古陶制椭圆形吹奏乐器。篪(chí):古竹制管乐器。
璋、圭:朝廷用玉制礼器。
益(ài):通“隘”,阻碍。
辟:通“僻”,邪僻。
立辟(bì):制定法律。辟,法。
价:同“介”,善。维:是。藩:篱笆。
大师:大众。垣:墙。
大邦:指诸侯大国。屏:屏障。
大宗:指与周王同姓的宗族。翰:骨干,栋梁。
宗子:周王的嫡子。
戏豫:游戏娱乐。
渝:改变。
驰驱:指任意放纵。
昊天:上天。明:光明。
王(wǎng):通“往”。
游衍:游荡。
周厉王昏乱背离常道,下民受苦多病辛劳。说出话儿太不像样,作出决策没有依靠。无视圣贤刚愎自用,不讲诚信是非混淆。执政行事太没远见,所以要用诗来劝告。
天下正值多灾多难,不要这样作乐寻欢。天下恰逢祸患骚乱,不要如此一派胡言。政令如果协调和缓,百姓便能融洽自安。政令一旦坠败涣散,人民自然遭受苦难。
我与你虽各司其职,但也与你同僚共事。我来和你一起商议,不听忠言还要嫌弃。我言切合治国实际,切莫当做笑话儿戏。古人有话不应忘记,请教樵夫大有裨益。
天下近来正闹灾荒,不要纵乐一味放荡。老人忠心诚意满腔,小子如此傲慢轻狂。不要说我老来乖张,被你当做昏愦荒唐。多行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老天近来已经震怒,曲意顺从于事无补。君臣礼仪都很混乱,好人如尸没法一诉。人民正在呻吟受苦,我今怎敢别有他顾。国家动乱资财匮乏,怎能将我百姓安抚。
天对万民诱导教化,像吹埙篪那样和洽。又如璋圭相配相称,时时携取把它佩挂。随时相携没有阻碍,因势利导不出偏差。民间今多邪僻之事,徒劳无益枉自立法。
好人就像篱笆簇拥,民众好比围墙高耸。大国犹如屏障挡风,同族宛似栋梁架空。有德便能安定从容,宗子就可自处城中。莫让城墙毁坏无用,莫要孤立忧心忡忡。
敬畏天的发怒警告,怎么再敢荒嬉逍遥。看重天的变化示意,怎么再敢任性桀傲。上天意志明白可鉴,与你一起来往同道。上天惩戒无时不在,伴你一起出入游遨。
与后代一些讽谕诗“卒章显其志”的特点相反,作者开宗明义,一开始就用简练的语言,明确说出作诗劝谏的目的和原因。首二句以“上帝”对“下民”,前者昏乱违背常道,后者辛苦劳累多灾多难,因果关系十分明显。这是一个高度概括,以下全诗的分章述写,可以说都是围绕这两句展开的。
对于“上帝”(指周厉王)的“板板”,作者在诗中作了一系列的揭露和谴责。先是“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不但说话、决策没有依据,而且无视圣贤,不讲信用;接着是在“天之方难”、“方蹶”、“方虐”和“方懠”时,一味地“宪宪”、“泄泄”、“谑谑”和“夸毗”,面临大乱的天下,还要纵情作乐、放荡胡言和无所作为;然后又是以“蹻蹻”之态,听不进忠言劝谏,既把老臣的直言当作儿戏,又使国人缄口不言,简直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对于“下民”的“卒瘅”,作者则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同情。他劝说历王改变政令,协调关系,使人民摆脱苦难,融洽自安(“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他为了解民于水火,大胆进言,甘冒风险(“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同时,他又不厌其烦地向厉王陈述“天之牖民”之道,强调对国人的疏导要像吹奏埙篪那样和谐,对民众的提携要像佩带璋圭那样留心;最后他还意味深长地把人民比作国家的城墙,提醒厉王好自为之,不要使城墙毁于一旦,自己无地自容。
作为谴责和同情的汇聚和结合,作者对厉王的暴虐无道采取了劝说和警告的双重手法。属于劝说的,有“无然”三句、“无敢”两句,“无为”、“无自”、“无俾”、“无独”、“勿以”、“匪我”各一句,可谓苦口婆心,反覆叮咛,意在劝善,不厌其烦;属于警告的,则有“多将熇熇,不可救药”、“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等句,晓以利害,悬戒惩恶。这种劝说和警告的并用兼施,使全诗在言事说理方面显得更为全面透彻,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一片拳拳之心,忠贞可鉴。
在这首诗中,最可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作者的民本思想。他不仅把民众比作国家的城墙,而且提出了惠师牖民的主张,这和邵公之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相通的,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二是以周朝传统的敬天思想,来警戒厉王的“戏豫”和“驰驱”的大不敬,从而加强了讽谕劝谏的力度。如果不是冥顽不化的亡国之君,对此是应当有所触动的。
至于全词多用正言直说,也使其更具后代谏书的作用,作者心胸之坦荡、感情之激切于此可见一斑。而叠字的多处运用、比喻对照的生动工整等,又使它保持了诗歌的艺术性。这首《板》与另一首《荡》同以讽刺厉王著称后世,以至“板荡”成了形容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专用词,其影响之大,不难想见。
这首古诗表达了对上天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于民众的关切。在古代中国,人们相信天有其道,人应顺应自然和天意。诗中反复出现“无然”字样,强调天道不可违背。
诗开篇即写“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形象地描绘了上天的威严与民众的困顿,表现出一种敬畏天命的情感。接着,“靡圣管管,不实于亶”表达了对权力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公正无私。
“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则是诗人对于言语的力量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正确的话语能带来民众的和谐,而错误的话语则可能导致民众的困惑。
“老夫灌灌,小子蹻蹻。匪我言耄,尔用忧谑。”这里通过老人和小孩的形象,传达了对未来的一种担忧,以及对于不当言论的批评。
诗中还多次提及“天之方”字样,如“天之方难”,“天之方蹶”,“天之方虐”,“天之方懠”,都是在强调上天的威严和不可预测性。同时,“敬天之怒,無敢戲豫。敬天之渝,無敢驰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天意的敬畏和顺从。
最后,“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可以理解为诗人期待在天亮明的情况下能够出现明君或者是希望在新的开始中能够有所作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上天的敬畏,以及对于民众命运的关怀,展现了一种深厚的伦理观念和政治理想。
今年毒热异常年,似为吾园稍见蠲。
谢客琴樽宽约束,亲人鱼鸟恣留连。
已多苔色侵衣上,时有松声到枕边。
凿就双溪长贮月,迭成三岛别藏天。
莺花得所朝偏丽,虾菜趋时晚更鲜。
中散酒鎗盛沆瀣,右军书笔走云烟。
弦中白雪非江左,箧里青山是辋川。
大雅诗歌篇十九,古文金石卷三千。
乍谈飒尔凉飙至,小坐翛然大火捐。
见说长安饶炙手,可容分借北窗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