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阁冷知山扑面,照池凉觉水澄眸。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入 东 林 寺 宋 /董 嗣 杲 晴 向 过 溪 亭 下 留 ,拂 碑 慨 想 晋 时 流 。云 生 古 树 茑 萝 雨 ,风 卷 修 廊 松 竹 秋 。登 阁 冷 知 山 扑 面 ,照 池 凉 觉 水 澄 眸 。捻 香 礼 遍 远 公 墓 ,僧 舍 乞 茶 谈 赵 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公墓(gōng mù)的意思:公墓指的是公共的坟地,用来埋葬多人的尸体。
捻香(niǎn xiāng)的意思:指轻轻一捻香烟,即将烟头掐灭。比喻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或摆脱困境。
茑萝(niǎo luó)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轻佻、不庄重,没有分寸。
扑面(pū miàn)的意思:形容气味、声音、景象等直接冲击到人的面前。
僧舍(sēng shè)的意思:僧舍是指寺庙或僧人的住所。
时流(shí liú)的意思:指时间如水流逝,意味着时间的流动和变化。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溪亭(xī tíng)的意思:溪亭是指溪边的亭子,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赵州(zhào zhōu)的意思: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主观意识看待事物,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竹秋(zhú qiū)的意思:指秋天竹子的颜色变黄,暗示事物逐渐进入衰败、衰落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入东林寺》,描绘了诗人游览东林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晴向过溪亭下留",写出了诗人趁着晴朗天气,走过溪边亭子,决定稍作停留。"拂碑慨想晋时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轻轻擦拭碑文,想象着晋代的人物风采。
接下来两句"云生古树茑萝雨,风捲脩廊松竹秋",通过描绘古树上茑萝如雨般生长,秋风吹过修长的走廊,松竹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古朴宁静的氛围。
"登阁冷知山扑面,照池凉觉水澄眸",诗人登上阁楼,感受到山之峻峭,池水清凉,令人心境开阔。"捻香礼遍远公墓"表达了诗人对高僧远公的敬仰,逐一焚香行礼,表达敬意。
最后,"僧舍乞茶谈赵州",诗人来到僧舍,请求一杯清茶,与僧人交谈,提及禅宗大师赵州和尚,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亲近和对智者精神的探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历东林寺为线索,融合了自然景色、历史怀古和禅宗文化,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