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卷(bǎ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深奥、精妙。
百二(bǎi èr)的意思:形容非常聪明、机智。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服礼(fú lǐ)的意思:表示对长辈或上级的尊敬,恭敬地行礼。
近边(jìn biān)的意思:接近边界或边缘,靠近极限或危险的状态。
京国(jīng guó)的意思:指国都,也可用于形容地位高贵、权势显赫的人。
开轩(kāi xuān)的意思:开放窗户,指心胸开阔,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或意见。
秦地(qín dì)的意思:指秦朝统治的地区,也指统治者的权力范围。
去程(qù chéng)的意思:指离开或出发的行程。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野服(yě fú)的意思:指非正式、粗糙的服装或行为方式。
夷乐(yí lè)的意思:指平和安乐的生活。
一百(yī bǎi)的意思:形容程度非常高,极其之多。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送艾教谕之镇安》。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前往远方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旅途的关切。
首句“一百二秦地,三千五去程”,以数字开头,形象地描述了友人即将远行的距离,秦地一百二十里,去程三千五百里,显示出路途的遥远与艰辛。
接着,“山鲜充豆品,野服礼诸生”两句,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活动的对比,展现了旅途中的清贫与简朴。山中食物稀少,只能充饥;穿着朴素的学子们在野外行礼,暗示了友人此行可能的教育使命或公务性质。
“把卷听夷乐,开轩见虎行”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风土人情与自然景观。友人在旅途中阅读书籍,聆听异域音乐,开窗可见猛虎行走,既表现了旅途的宁静与和谐,也暗含着对友人身处险境的担忧。
最后,“犹将京国意,一洗近边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即使身处边疆,友人仍能保持京城的风范与情怀,诗人希望友人能将京城的文化精神带到边疆,净化并提升边城的风气。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也蕴含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友人品格与文化的高度赞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