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果能滑,杖藜聊此留。
为语汤从事,无忘马少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崇福庵显上人房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深思的氛围。
首联“潦收秋涧静,木落莫山稠”,描绘了秋日山中的景象,雨水退去后,山涧显得格外宁静;树木凋零,山林间显得更为空旷。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寂寥的意境。
颔联“石路果能滑,杖藜聊此留”,则转而写到行走在山路上的感受。石路湿滑,行走不便,但诗人却选择在此停留,或许是为了欣赏这难得的静谧,或是内心有所触动,想要暂时驻足思考。
颈联“夜房憎豹脚,朝饭忆猫头”,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夜宿的房间似乎对某种动物的爪印感到厌恶,而早晨的食物则勾起了对某种特定事物的回忆。这两句看似随意,实则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思考。
尾联“为语汤从事,无忘马少游”,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提醒或寄语。他希望友人不要忘记自己,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友情的珍视。这句话既是对友人的关怀,也是对自己情感的回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位文人在宁静环境中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惜。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宋代文人诗作中的一篇佳作。
银潢快泻天无声,秋光漾出圆蟾明。
玉关晏眠柝不惊,筹帷坐见万里情。
健儿饱食细柳营,猛将思奋抚剑鸣。
摘试一二来帝京,表里百万皆精兵。
此时崧岳风更清,寿酒消得如渑倾。
天子神武恢八弦,一贤制难真长城。
鸿钧对斡三阶平,珠连五纬荐玑衡。
天开地辟霖雨成,中书之考远作程。
回视万卷纷拿撑,一编自足垂勋名。
书生脑脂眯短檠,莫耶挂壁吼长鲸。
相公办取崧高行,不惜携之上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