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讲官沈大监献东宫米字回赐笔墨因作小诗以求墨》
《讲官沈大监献东宫米字回赐笔墨因作小诗以求墨》全文
宋 / 姜特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闻道宝书上去,却携香墨袖中归。

安西纸背题识,黟饼文房发挥

素箧想藏玄玉炯,晴窗应试翠云霏。

先生不作曹瞒吝,分我东斋发易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书(bǎo shū)的意思:比喻珍贵的书籍或知识。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曹瞒(cáo mán)的意思:指人以伪装的手段隐藏真实身份或真实意图。

翠云(cuì yún)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

发挥(fā huī)的意思:发挥指的是充分发挥潜力、才能或优势,使其达到最大效果。

晴窗(qíng chuāng)的意思:指晴朗的天气下打开窗户,也比喻心情舒畅、欢乐。

上去(shǎng qù)的意思:上升到某个地方或位置。

题识(tí shí)的意思:指能够准确判断题目的意义和难度。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文房(wén fáng)的意思:指文房四宝,即毛笔、墨、纸、砚台,是古代书写和绘画的必备用具。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香墨(xiāng mò)的意思:形容文笔优美、书法墨迹清新、精彩纷呈。

玄玉(xuán yù)的意思:指黑色的玉石,也用来形容深沉、神秘的气质。

应试(yìng shì)的意思:指按照规定的考试内容和形式进行考试。

纸背(zhǐ bèi)的意思:指人的脸色或神情,特指人因害怕、惊讶、紧张等而脸色发白。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姜特立收到沈大监赠送的宝书和墨宝后的欣喜之情。首句“闻道宝书天上去”表达了对珍贵书籍的惊叹,暗示这份礼物非同寻常。诗人将书香带回家中,“却携香墨袖中归”,形象地展示了他对学问的珍视。

接下来,“安西纸背曾题识”暗示了这些墨宝可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而“黟饼文房要发挥”则表达了诗人期待在自己的书房(文房)中充分展示和利用这些墨宝,提升自己的学术修养。

“素箧想藏玄玉炯”描绘了诗人想象将墨宝收藏于精致的竹箱中,犹如玄玉般熠熠生辉。“晴窗应试翠云霏”则设想在晴朗的日子,打开窗户,让墨香飘散,如同翠云缭绕,意境优美。

最后两句“先生不作曹瞒吝,分我东斋发易机”是对沈大监慷慨赠予的感激,表示沈大监不似曹操那样吝啬,他的慷慨解囊激发了诗人进一步研究学问的决心,要在东斋(书房)中开启智慧的源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墨宝的珍视以及对知识追求的热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赠予者的感激之情。

作者介绍

姜特立
朝代:宋   字:邦杰   籍贯:浙江丽水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猜你喜欢

乡禅嵩老集古人佳句成诗编成巨帙以示余钦叹不足辄赋二绝率然悚仄·其二

学诗元不离参禅,万象森罗总现前。

触著见成佳句子,随机饤饾便天然。

(0)

寄商察院

窃伏西湖雪鬓催,长歌声断鬼神哀。

青天有月无人看,白帝行秋待我来。

近水远山俱冷淡,败荷孤苇尚低回。

今朝欲向青门道,出到疏篱意已灰。

(0)

颂古五首·其二

五十三人一缕穿,小儿虽小胆如天。

茫茫烟水无重数,买得风光不用钱。

(0)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其四

童真出家,死于童真。出没卷舒,一坚密身。

嗟多欲人,曲为欲说。于其根中,出火自焫。

猗欤哲人,哂乃覆辙。以古为鉴,以身代舌。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石付百粉,玉兮温温。

(0)

寒山赞

寒山指出,拾得执指。不曾见月,矮子看戏。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二十三

天中天,圣中圣。赞不及,述不尽。

四海九州,一印印定。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