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二首·其一》
《春日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睡起无人小院空,南华一卷磬声中。

鼻端老去香臭分别柑花是晚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鼻端(bí duān)的意思:指事物非常接近,就在眼前或鼻尖前面。

分别(fēn bié)的意思:指离别、分离、分开等意思。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南华(nán huá)的意思:指南方地区的华夏人,也泛指南方人。

磬声(qìng shēng)的意思:指非常安静,寂静无声。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香臭(xiāng chòu)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好坏、优劣。

小院(xiǎo yuàn)的意思:指小而安静的院子,也比喻寂静的环境或离开喧嚣的地方。

一卷(y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注释
睡起:醒来。
无人:没有人在。
小院:庭院。
空:空荡荡。
南华一卷:一本《南华经》(指《庄子》)。
磬声:寺庙中的木鱼或磬石发出的声音。
鼻端:鼻子前端。
老去:逐渐衰退。
齐香臭:不分香臭。
分别:分辨。
柑花:柑橘花。
晚风:傍晚的风。
翻译
醒来时发现小院无人,只有南华经的磬声回荡。
随着年岁增长,鼻子对香味和臭味不再敏感,分辨不出是柑花的香气还是晚风带来的清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春日小院景象,诗人在睡醒后体验到一种独自享受大自然之美的恬静与安宁。"南华一卷磬声中"表达了诗人在寂静中阅读《南华经》的悠然情境,其中“磬”字有着清洁、洗净之意,象征着心灵的澄明。

"鼻端老去齐香臭"一句,则通过对气味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年华增长的感慨。古人常用“老”来形容人的衰败,这里则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便是美好的香气也变得令人厌恶,暗示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会。

"分别柑花是晚风"一句,以柑花和晚风作为意象,传递出一种春日独处时分辨事物细微之美的诗意。这里的“分别”不仅指物理上的区别,更有感知上的细致入微,以及对生活中的点滴之美保持着敏锐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简约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春日独自享受自然、思考生命的场景,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哲思的小品。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闻雁

澹月疏桐夕,长空一雁鸣。

忽将秋塞意,写入暮钟声。

碧树凋佳色,红楼梦远征。

居人闲亦叹,况是客中情。

(0)

赋得新添水槛供垂钓即用七字为韵·其二

流水响依稀,千江尽如此。

一栽莲子花,不比寻常水。

(0)

杏花村二首·其二

不必清明节,沾衣雨乍飞。

红香遮眼遍,贪看竟忘归。

(0)

题查梅壑画

遥山落日明,渔渚夕烟起。

缘知数声笛,只在芦花里。

(0)

上九龙滩三首·其二

惊魂方未定,忽又度香龙。

水势来天上,舟行自石中。

孤亭云出暗,绝壁鸟飞通。

谁说蚕丛险,登临此不穷。

(0)

遣兴

荒村官舍似柴荆,生计萧然万虑轻。

藜藿贫来尝有味,笙歌老至听无情。

苦吟自得闲中乐,卑宦难言去后名。

种竹窗前看亦好,却嫌风雨引秋声。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