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氏鄮山书院诗并序》
《赵氏鄮山书院诗并序》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四言诗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家亦有塾,以脩以藏。

而已养,长罔不臧。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不有师,扶纲植常。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卑浅(bēi qiǎn)的意思:形容言行低劣、浅陋。

不臧(bù zāng)的意思:指言行不正派,品行不端正。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词章(cí zhāng)的意思:

诗文的总称。 隋 江总 《济黄河》诗:“未殫所闻见,无待验词章。”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 周益公 久在禁林,词章为一时之冠。”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听其言论,则日日痛哭,读其词章,则字字《孤愤》。”

此以(cǐ yǐ)的意思:此以,表示根据这个理由或者这个原因。

掇拾(duō shí)的意思:拾取、收拾

而已(ér yǐ)的意思:表示某事物或某情况只是如此,没有其他更多的含义或价值。

高虚(gāo xū)的意思:指人虚伪、做作、不真实。

国学(guó xué)的意思:

(1).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宋书·臧焘徐广傅隆传赞》:“ 高祖 受命,议创国学。” 唐 韩愈 《窦公墓志铭》:“教诲於国学也,严以有礼,扶善遏过。”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庄劚松》:“ 吉州 庄寿年 ,号 斸松 。 乾隆 初年,贡入国学。”参见“ 国子监 ”。
(2).指我国固有的文化、学术。 鲁迅 《花边文学·考场三丑》:“于是使文人学士大叹国学之衰落。” 胡适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我们深信国学的将来,定能远胜国学的过去。”参见“ 国故 ”。

侯王(hòu wáng)的意思:指为王侯而奋斗、努力并最终成功。形容人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煌煌(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辉煌壮丽。

景行(jǐng xíng)的意思:指行走的动作或行程非常美丽、壮观。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莫不(mò bù)的意思:莫不是“没有不”的意思,表示没有一种情况例外。

剽窃(piāo qiè)的意思:指抄袭、盗用他人的作品或思想,没有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行为。

岂若(qǐ ruò)的意思:与其像某种不好的状态,还不如像另一种更好的状态。

青紫(qīng zǐ)的意思:形容颜色青绿或深紫色。

生人(shēng rén)的意思:指不熟悉的人,陌生人。

实成(shí chéng)的意思:实现成就,取得成功。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乡校(xiāng xiào)的意思:指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

伊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事情无法得知或无法理解。

虞夏(yú xià)的意思:指担心、忧虑。

在党(zài dǎng)的意思:在党指的是在党派或组织中担任职务或参与活动。

烛理(zhú lǐ)的意思:烛理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烛指蜡烛,理指理解。烛理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烛光照亮事物,使人能够真正理解和领悟事物的道理和真相。

四海九州(sì hǎi jiǔ zhōu)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各地。表示范围广泛、遍及全境。

鉴赏

此诗描绘了古代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了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开篇即提及“国学在国,乡校在乡”,指出了教育的普及性和层次性。接着,“虞夏殷周,厥制弥详”一句,展示了古代各朝代对于教育制度的重视与完善。

诗中还强调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家亦有塾,以脩以藏”,说明了家庭在个人学术积累中的角色。而“蒙而已养,长罔不臧”则表明了从幼儿教育到成年学习无不重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人成为士人乃至侯王,“下而为士,上而侯王”,这也是古代教育的理想。

在提及教师的作用时,诗中写道“莫不有师,扶纲植常”,强调了导师在学术成长中的引领作用。紧接着,“生人之类,赖此以生”一句,深刻地表达了教育对于人类发展的根本意义。

全诗还批判了后世只存虚名而忽视实质的现象,以及教育内容的浅薄和学术标准的混乱。此外,通过“鄮山之塾,谁实成之”等句子,诗人提出了对真实成就的追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浮夸。

最后,“一圣百贤,厥庑煌煌”表达了教育能够培养出众多圣贤之人的理想,而“睎之则是,景行是行”则强调了正确的学术追求和行为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古代教育传统的赞美,也反映出了对后世教育衰败现象的批评,以及对真实学术成就的向往。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畏日三首·其一

畏日杲杲天东隅,盘餐逆旅进山肤。

岑崟远岫不知数,磊落近松如有须。

旅人琐琐信物役,逝者滔滔皆利徒。

目送长云藉平隰,赤骥正愁青玉刍。

(0)

忆黄天倪

游丝罥空生别愁,我车欲驾羌无辀。

惊风吹花溅红雨,白日西注僚丸投。

青春九十行过半,天脚空随江水流。

思君度日倚高阁,时把长怀寄寥廓。

古人不愿身后名,但愿即时一杯乐。

安得此身生羽翰,高鶱便似追飞鹤。

(0)

句·其八

遥看一树凌霜叶,好似衰颜醉里红。

(0)

句·其六

君臣燕衎升平际,属句论文乐未央。

(0)

过泗州赠同行

往来不绝千竿伞,头尾相衔两岸船。

安得楼高三万丈,与君直上看云烟。

(0)

和希之

幽禅吾不学,静处岂无心。

日转眠双树,风和散两襟。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