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鼎秋涛静,禅回有岳茶。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真 州 精 舍 唐 /齐 己 波 心 精 舍 好 ,那 岸 是 繁 华 。碍 目 无 高 树 ,当 门 即 远 沙 。晨 斋 来 海 客 ,夜 磬 到 渔 家 。石 鼎 秋 涛 静 ,禅 回 有 岳 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碍目(ài mù)的意思:指眼前的事物或景象给人以不悦或不适的感觉,令人感觉不舒服或不顺眼。
波心(bō xīn)的意思:指人心起伏不定,变化无常。
晨斋(chén zhāi)的意思:晨斋是指早晨时刻吃斋戒饮食,不吃荤腥。
当门(dāng mén)的意思:指在门前担任门卫的人员,也用于比喻担任某种职责或承担某种责任。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海客(hǎi k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在外地居住的人。
精舍(jīng shè)的意思:指修行者、学者修身养性的地方。
石鼎(shí dǐng)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心精(xīn jīng)的意思:指心思精细、思虑周密。
渔家(yú jiā)的意思:指渔民的家庭,也用来比喻贫苦的农家。
- 翻译
- 湖心的精舍真美妙,对岸便是喧嚣的繁华。
视线无遮挡,没有高树碍眼,门前即是延伸的沙滩。
早晨的斋饭迎来海上之客,夜晚的磬声传到渔家。
石鼎中煮着秋日的波涛,显得如此宁静,禅结束后还能品尝到山中的好茶。
- 注释
- 波心:湖中心。
精舍:修行者居住的清静屋舍。
那岸:对岸。
繁华:繁荣、热闹的地方。
碍目:阻挡视线。
高树:高的树木。
当门:正对着门。
远沙:远处的沙滩。
晨斋:早晨的斋饭。
海客:从海上来的客人,这里可能指渔民或行旅之人。
夜磬:晚上寺庙中的磬声,磬是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宗教仪式。
渔家:渔民的家。
石鼎:石头制成的煮水器具。
秋涛:秋日的波浪,这里比喻煮沸的水像波涛一样。
禅回:禅修结束。
岳茶:山中产出的好茶,可能特指名山大川的茶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清净的居所,其环境幽静,远离尘嚣。"波心精舍好"表达了诗人对这处居所的喜爱之情,它坐落于一片波光粼粼的水面旁,而岸边则是繁华的景致。"碍目无高树"可能意味着这里没有遮挡视线的高大建筑或树木,开阔的环境让人感觉到一种豁然开朗。
"当门即远沙"则形象地表达了这处居所与外界的距离感,即使是在家门前,也仿佛置身于遥远的沙漠之中,这里的“沙”字可能是对环境的一种比喻,意味着宁静而又略带孤寂。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态度。
"晨斋来海客"和"夜磬到渔家"则展示了居所接待过往行者的场景。在这里,早晨有来自大海的旅客前来,而到了夜晚,则是渔夫归来。这些行者可能是佛教僧侣,他们在不同时间段到访这处精舍进行斋戒或磬练。
"石鼎秋涛静"一句则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石鼎象征着禅修的场所,而“秋涛”则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平和之声,这里暗示了一种心灵的平静与安详。最后,“禅回有岳茶”则表明在这次禅修后,有一壶来自名山(岳)的茶水等待着。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也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滋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居所环境、接待行者以及个人修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和禅修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僧还东嘉
中林昨夜待微月,因想谢公池上楼。
何意师言石门路,一瓶还自上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