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端明赴召·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甘泉(gān quán)的意思:指清净甘美的泉水,比喻清净美好的生活环境或人心境。
扈驾(hù jià)的意思:指随从、侍从、随行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跟随或侍奉某人。
金陵(jīn líng)的意思:指南京市,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城市。
鸣珂(míng kē)的意思:指人才得以施展才华、展示才能。
年课(nián kè)的意思:年年都要学习的功课
气和(qì hé)的意思:和谐相处,没有矛盾或争执。
上科(shàng kē)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种技能上有很高的造诣或精通。
四气(sì qì)的意思:四种气质或性格特点
玉烛(yù zhú)的意思:形容人的美貌或事物的珍贵。
- 翻译
- 曾在春天的宫殿中获得最高荣誉,
在甘泉宫随从皇帝出行时,马铃声早已响起。
- 注释
- 春殿:春天的宫殿,指皇宫。
最上科:最高级别的考试或荣誉。
甘泉扈驾:甘泉宫随从皇帝出行。
早鸣珂:马铃声早早响起。
金陵:古称南京,这里代指地方行政区。
三年课:三年的工作考核或政绩。
玉烛:比喻君主的圣明统治。
四气和:四季调和,象征天下太平。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送张端明赴召(其一)》。诗中描述了张端明在春天被召见的荣耀场景,他曾因科举考试表现出色,受到皇帝的青睐。"春殿曾收最上科"一句,表现了他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脱颖而出的辉煌时刻。"甘泉扈驾早鸣珂"则描绘了他随从皇帝出行时的仪仗,显示出他的地位显赫。
接下来的两句"金陵已奏三年课,玉烛宜调四气和",暗示了张端明在地方任职期间政绩显著,已经完成了三年的考核,政绩斐然。"玉烛"象征清明的政治,"四气和"则寓意四季调和,国家安宁。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张端明才德兼备,期待他在中央朝廷继续发挥才能的送别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