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端明赴召·其一》
《送张端明赴召·其一》全文
宋 / 周必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春殿曾收最上科甘泉扈驾鸣珂

金陵已奏三年课玉烛宜调四气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甘泉(gān quán)的意思:指清净甘美的泉水,比喻清净美好的生活环境或人心境。

扈驾(hù jià)的意思:指随从、侍从、随行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跟随或侍奉某人。

金陵(jīn líng)的意思:指南京市,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城市。

鸣珂(míng kē)的意思:指人才得以施展才华、展示才能。

年课(nián kè)的意思:年年都要学习的功课

气和(qì hé)的意思:和谐相处,没有矛盾或争执。

上科(shàng kē)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种技能上有很高的造诣或精通。

四气(sì qì)的意思:四种气质或性格特点

玉烛(yù zhú)的意思:形容人的美貌或事物的珍贵。

翻译
曾在春天的宫殿中获得最高荣誉,
在甘泉宫随从皇帝出行时,马铃声早已响起。
注释
春殿:春天的宫殿,指皇宫。
最上科:最高级别的考试或荣誉。
甘泉扈驾:甘泉宫随从皇帝出行。
早鸣珂:马铃声早早响起。
金陵:古称南京,这里代指地方行政区。
三年课:三年的工作考核或政绩。
玉烛:比喻君主的圣明统治。
四气和:四季调和,象征天下太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送张端明赴召(其一)》。诗中描述了张端明在春天被召见的荣耀场景,他曾因科举考试表现出色,受到皇帝的青睐。"春殿曾收最上科"一句,表现了他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脱颖而出的辉煌时刻。"甘泉扈驾早鸣珂"则描绘了他随从皇帝出行时的仪仗,显示出他的地位显赫。

接下来的两句"金陵已奏三年课,玉烛宜调四气和",暗示了张端明在地方任职期间政绩显著,已经完成了三年的考核,政绩斐然。"玉烛"象征清明的政治,"四气和"则寓意四季调和,国家安宁。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张端明才德兼备,期待他在中央朝廷继续发挥才能的送别诗。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朝代:宋   字:子充   生辰: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九三

幻起有形,智空无名。秋生月窟,云变乾城。

摩娑百战胝瘢旧,向道而今老太平。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四○七

湛乎性源,游乎度门。动静出碍,方圆不痕。

寒木得春晚,雪窗亡夜昏。

通塞也虚离实坎,变化也连乾断坤。

六和合而无功兮脱略三千之界,万差别而有据兮齐承一点之恩。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二三

锦云晚晴,璧月夜明。妙心无住住,幻事不生生。

天际冥冥雁字没,潮痕滟滟鲸波平。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二十七

只是个人,到处分身。万水中间月,百华头上春。

不外一法,不受诸尘。

生处熟也疏处亲,默时说也静时神。

钵盂著饭饱还喜,拄杖入拳饥放嗔。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四四

一印印空,三乘莫穷。智了离微句,身分函盖同。

弥勒驾来楼阁外,文殊家住觉城东。

随身干木,到处家风。

(0)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七四

个住山人,平生惯贫。寒枯青嶂骨,闲淡白云身。

无影树头兮露鹤梦月,不萌枝上兮华蜂采春。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